乌云压境,暴雨倾盆。2025年盛夏,内蒙古遭遇罕见强降雨,街巷成河、田埂化泥。危急时刻,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的查勘员、理赔员们身披雨衣,向险而行。他们的足迹从城市积水中的救援现场,到田间地头的定损一线,让“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承诺在风雨中落地生根。
浊流里的守护: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7月25日傍晚,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北铁路桥下,一米深的积水将一辆银色轿车吞没。人保财险白旗支公司查勘员张俊达放下未动的晚饭,20分钟到达现场,与应急救援人员、民辅警合力拖拽。1小时后,车辆终被拖至安全地带。车主紧握他的手哽咽:“你们来了,心就定了。”
次日傍晚,赤峰喀喇沁旗山洪突发,客户尤先生的车被湍急的锡伯河支流围困,四周断电断网。查勘员白宇绕行损毁的省道,在泥泞小道上颠簸两小时抵达。“别慌,我陪着你。”他递上热水和毛巾,蹲在齐膝的洪水中讲解救援方案,直至凌晨将3名受困者转移至安置点。浑身湿透的他抹了把脸:“人安全,比啥都强。”
乌兰察布丰镇市的街道化作“洪流”,查勘员付浩蹚着及腰积水逐车排查。“别着急,有我们呢!”这是被雨水泡得发颤的承诺。当最后一名受困者被扶上救援车,他拧了拧灌满泥水的裤腿,笑着说:“穿这身工服,就该往水里走。”
田埂上的担当:抢在农时前的“定损加速度”
通辽市辽河镇腰街村,村民赵大爷望着塌毁的蔬菜大棚直跺脚——2亩即将上市的蔬菜泡在泥里。49岁的查勘员曹小龙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赶到,冻得发僵的手攥着卷尺丈量墙体,手机镜头里的每片菜叶都挂着雨珠。“资料今天传回,三天内赔款到账。”他抹了把脸上的雨,“农户靠天吃饭,咱多跑一步,他们就少受点损失。”
包头市的温室大棚在暴雨中成片受损,农险理赔分部经理姜圣越成了同事口中的“小黑人”。7月10日起,他带着团队连轴转半个月:白天操控无人机在雨雾中定损,晚上在办公室核损至深夜。“29个案子,今天必须结!”7月27日,当82.28万元赔付金打入98户农户账户时,他趴在堆满单据的桌上睡着了,手边是没吃完的盒饭。
无差别的温暖:超越保单的“应急先锋”
“我不是人保客户,还麻烦你……”鄂尔多斯市华研生活小区,车主望着浑身湿透的查勘员刘欣宇,满脸过意不去。暴雨致小区内涝,刘欣宇带着工具冒雨救援,拖车、搭电,忙得没歇脚。“碰上了,哪能不管?”他摆摆手,橙色反光背心在雨幕中格外醒目。
天骄北路上,理赔员王金星蹲在齐膝积水中,帮非人保客户换轮胎。雨水顺着安全帽绳淌进衣领,他抹了把脸:“谁的车陷在雨里都急,搭把手是本分。”
通辽市暴雨中,查勘员郑存超冒雨帮客户王先生把陷在泥沼的车推出后,转身就赶往下一个现场;锡林郭勒盟,查勘员刘建超驱车60多公里,在坑洼泥泞的路上颠簸1小时,上门为无法出行的徐先生办理车辆报废手续,逐条讲解条款时,额角的汗混着泥往下滴;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大丰粮油公司库房漏雨,刚喷过杀虫药的库房刺鼻难闻,查勘员王杰戴紧口罩钻进库房:“保了险,就得查清楚。”他蹲在地上数着湿损的瓜子袋,出来时口罩上全是药味。
积水中的托举:藏在细节里的“民生温度”
呼和浩特连续两日暴雨,市公司门口,市民电动车翻进积水,值班的徐晓刚、何泽江、陈佳玉三名理赔员冒着急流冲过去,合力将车抬至高处。“这点事不算啥,您没事就好。”朴实的话里,是风雨中的安心。
高架桥下,车主望着崴脚的工友急得转圈,巡查的查勘员张飞龙二话不说,趟水背起伤者稳稳送上车,又指挥车主驶离;积水持续上涨的路段,他再次背起被困的王女士蹚过深水,转身又协调拖车救援车辆。“多亏了张师傅!”王女士的感激,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深水区里,市民王先生紧盯着后备箱,理赔员张建平见状,俯身潜入浑浊积水,摸索着将合同文件、电子设备转移上岸。“这哪是理赔员,是咱的‘雨中守护者’!”王先生感慨道。
从城市到乡村,从客户到路人,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的逆行者们用行动证明:保险从来不是冰冷的合同,而是灾难来临时那句“有我们在”的坚定,是把别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狼狈更重要的担当。这份守护,正化作最温暖的力量,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稳。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