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宣传工作是推动气象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的关键环节,是支撑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必要抓手。在此背景下,2023年7月18日至21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筑梦气象征程,赓续气象精神”的实践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于1954年9月16日正式成立,其气象事业秉承“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建设与发展和几代气象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对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完自治区气象局的基本情况后,实践团成员跟随值班预报员见习观看了当天的全国天气会商,听取预报员在天气形势分析、决策方面的经验分享,熟悉了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并明晰了业务侧的实际需求。
在室外气象探测场,实践团成员听工作人员实地讲解便携式六要素自动站、手持式气象要素感应器等气象仪器的使用及维护。同时实践团成员结合内蒙气候条件与预报员就该地常出现的沙尘、干旱、雷电等气象灾害如何防范应对进行了探讨,对于气象专业如何具体服务保障于防灾减灾救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在路上。此次,实践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华广场和新城区公主府公园进行气象知识宣传和调研,主要从内蒙古当地气象机构的专业预报角度和当地原住民实际感受与需求两个方面展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气象知识的宣传,同时也了解了社区居民对气象服务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这有利于气象部门和相关机构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优化气象服务,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率,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气象科学的进步。此次活动吸引了二百余人参与,收获调查问卷一百余份。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能达到80%以上,当地居民也普遍认识到气象预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气象服务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
实践团也走进了辉腾锡勒草原牧民居住区,与当地牧民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这对于了解当地气候变化和对气象服务的实际情况非常有帮助。
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是近年来牧民们对当地气候变化最直观的感受,这会导致草原植被变化、牲畜饲养方式的调整等,对牧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牧民们希望天气预报时效能进一步提高,因为草原上的畜牧业生产对天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应对突发的天气事件。
现代社会中的生产生活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气象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努力的方向。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此次实践与当地专业预报员和牧民进行了交流,不仅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气象部门和气象业务的了解,拉近了气象知识与社会公众间的距离,也深入了解到气象服务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气象学子不仅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更要学以致用,要将所学所获应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图文来源:国防科大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