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霍市:科技赋能“智慧矿山”安全生产

来源:通辽日报时间:2023年02月17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以智能化引领为基础,强抓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南露天煤矿通过逐步实现从“人控”到“数控”的提质升级,从“少人”到“无人”的智慧转变,让智能化矿山建设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赋能。

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5万吨储煤仓内,远程控制的巨型堆取料悬臂有条不紊地进行堆取料工作,4台智能远程射雾器可实现320°水平旋转,雾谱范围可调节30—200米,使仓内能见度如同室外……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全然没有了从前煤尘飞扬的景象。“这主要得益于南露天煤矿实施的无人值守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把工作地点从设备上转移到煤仓外,这无疑是对我们人身安全最好的保障。”该矿胶带运行二部5万吨仓堆取料司机王海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以智能化引领为基础,强抓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南露天煤矿通过逐步实现从“人控”到“数控”的提质升级,从“少人”到“无人”的智慧转变,让智能化矿山建设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赋能。


煤矿生产,无人为安。南露天煤矿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煤炭生产的智能化水平。煤仓清理机器人项目以成体系的技术手段安全有效替代人工解决蓬煤、粘壁、冻煤等落煤不畅和阻塞情况,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的难点、痛点;输岩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力巡检,在零下30摄氏度的气温下有序穿行;5万吨储煤仓无人值守项目从源头上解决了设备司机工作环境恶劣问题;在行业内率先实现5台无人驾驶自卸卡车24小时安全员下车的编组运行,打造世界首台120吨级纯电驱动矿用自卸车,形成了少人、无人的高效采装运排链条。

智能管理,科技兴安。在南露天矿挖掘机远程控制调度室里可以看到,工作人员通过高度还原的实体操作台与6块高清显示器,便可以对一台7公里外的WK-12C挖掘机进行远程遥控作业,前进、后退、旋转,挖料、装车,一系列动作如同有人在驾驶室内操作一般。该项目依托5G平台实现了从“一键自动”到“一键智能远程操作”的全面提速。“5G+一键远程操作采煤”“5G+无人运输”“5G+视频分析平台”……5G技术已经在矿山厂区得到广泛应用。该矿还全速推进综合管控平台建设进程,上线1个平台、5个中心,保证16个智能应用协同运行,使其成为具备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综合管控平台。

完善机制,强基固安。该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管理思想,组织制订矿、部年度安全生产检查计划,确定了14个项目117项行动项,形成“现场隐患问题”倒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工作机制。同时,不断加强员工与承包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持续开展“三位一体”“承包商安全管理系统”应用问题调研和功能优化,提升安全监管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实现承包商全过程信息化有效管控。


如今,放眼望去,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现代感的矿山跃入眼帘;未来,该矿将逐步形成“动态管控+智能机器人+无人工作面”三道安全防线,全力提升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将智能安全的矿山建设成果由蓝图变成现实。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