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中旗:链上发力,让农牧民生活牛起来

来源:兴安日报时间:2023年02月15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在中宣部的协调推动下,农业银行科尔沁右翼中旗支行打破当地活体不能抵押的惯例,创新开展了牛活体抵押贷款,激发了农牧民的养殖热情,不仅养牛数量大增,更是进入到了利润丰厚的育肥牛养殖领域。截至目前,农业银行科尔沁右翼中旗支行已在科右中旗投放牛活体抵押贷款25.3亿元,惠及5家龙头企业和2.2万余户养殖户。

初春的草原虽被冰雪覆盖,却难掩生机。在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布日很茫哈嘎查,脱贫户吴七十三家,正忙活着接牛犊。“去年已经接了50来头牛犊,还有10多头待产的母牛,一定悉心照料。”看着满圈的牛儿,吴七十三高兴地说。 

 

“这两年我在农行一共贷了40万元贷款,除了建牛圈,还购进了西门塔尔母牛,扩大了养殖规模。西门塔尔牛下的牛犊比原来的本地牛犊能多卖不少钱,养殖效益也越来越好!”吴七十三告诉笔者,2022年他家新建了标准化棚圈,肉牛养殖规模达100头以上。  


在中宣部的协调推动下,农业银行科尔沁右翼中旗支行打破当地活体不能抵押的惯例,创新开展了牛活体抵押贷款,激发了农牧民的养殖热情,不仅养牛数量大增,更是进入到了利润丰厚的育肥牛养殖领域。截至目前,农业银行科尔沁右翼中旗支行已在科右中旗投放牛活体抵押贷款25.3亿元,惠及5家龙头企业和2.2万余户养殖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右中旗在中宣部帮助下,理清了“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思路,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构建现代化肉牛产业体系,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来到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哈日道卜嘎查养殖户宝冬宝家,棚圈里毛色光亮、体格健壮的小牛犊格外引人注意。宝冬宝自豪地说:“这都是纯正的西门塔尔牛,毛色好,骨架大,一头最低也能卖上12000元,比没有改良过的牛多卖7000元!”    


从最初的50头本地牛,发展到如今130多头西门塔尔牛,宝冬宝已是科右中旗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说起养牛的秘诀,宝冬宝告诉了笔者两个字:改良。他家的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牛,品质提上去了、牛价自然也就高了。他说这得感谢政府引进了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不仅让他在家门口就有优质冻精,还有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品种改良和养殖技术,让他的养牛事业越来越好。  


作为兴安盟唯一的国家级种公牛站,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日产1万剂以上优质冻精,为科右中旗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障。从2020年9月至今,该公司免费发放优质冻精16万剂,配种基础母牛6.2万头,已产牛犊3.7万头。对农牧民来说,冷配有了良种,养牛就有了甜头,和宝冬宝一样采用改良配种科学技术的农牧户数量逐年递增,全旗肉牛人工授精覆盖率达98%以上。  


良种繁育帮助农牧民提质增效,科右中旗通过实施2万头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项目,打造“种养+融合”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循环、产业集聚、安全高效的标准化、规模化牧业发展新模式。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出栏优质肉牛1万头,直接经济效益4.5亿元。  


在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右中旗先后引进山东鸿安集团、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华阳集团、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华牛牧场等肉牛产业龙头企业,以科右中旗百利舸肉牛产业园区为产业集聚平台,开展集中育肥养殖。目前,百利舸肉牛产业园区肉牛存栏规模达5500余头。  


从育种到育肥,科右中旗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随着一系列促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全旗肉牛存栏从2018年的16.6万头增长到现在的42万头,肉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2018年的1.5万户、200家增加到3万户、400家,户均存栏15头。在肉牛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旗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9700元提高到10835元。  


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养殖户吴巴根那,是科右中旗发展肉牛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典型代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吴巴根那对未来信心满满。“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给我们农牧民打了‘强心剂’,相信科右中旗的牛产业一定越做越强,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幸福!”  


作为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的牛经纪人,每逢开集日吴巴根那都会早早地来到市场挑选品相好的牛。“我家现在有2000多头牛,都是从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买的。过去要到通辽市舍伯吐镇去买牛,现在有了这交易市场,省心省力还很省钱。”吴巴根那说道。  


2020年5月,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开集营业以来,不仅为当地养殖户搭建起良好的牲畜购销平台,还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开市以来,牛交易量达33.8万头,交易额35.7亿元,辐射带动了科右中旗周边500公里内的农牧民。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的不断提高,饲草保障成了发展肉牛产业的关键环节。科右中旗通过优化调整种养结构,不断加大舍饲育肥养殖和青黄贮技术推广力度,持续夯实棚圈、青贮窖、储草棚等舍饲畜牧业基础。  


走进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新佳木嘎查的饲料转化厂,在秸秆膨化机的作业下,转眼之间,玉米秸秆自动打包成圆桶形青贮包,变成了肉牛的“营养美餐”。以往焚烧会造成污染的玉米秸秆如今也成了“香饽饽”。为了综合利用玉米秸秆,降低养牛成本,科右中旗实施了秸秆膨化机采购项目,覆盖了全旗12个苏木镇,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秸秆彻底“变废为宝”。  


除了鼓励农牧民将秸秆发酵做饲料,改良本地肉牛发展高效肉牛,科右中旗围绕屠宰加工、分割、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还实施了华阳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积极拓展牛肉食品、连锁餐饮等下游产业,加快构建从饲草、繁育、育肥到加工、物流、餐饮等全流程的现代肉牛全产业链,更多更好惠及农牧民。  

“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吊宰车间和排酸库的设备正在调试中,预计今年4月份试运行。”内蒙古华阳牛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龙介绍说,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屠宰10万头肉牛的生产能力,可以年配送20万吨牛肉,精深加工牛肉2.5万吨。投产以后,可提供180个就业岗位。  


通过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科右中旗已从一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建设成如今的全国肉牛产业链典型旗,中旗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牛”,笑容越来越灿烂。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