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兴安盟摘星揽月,成果丰硕。
十年来,兴安盟工信人栉风沐雨,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崛起;砥砺前行,形成了转型升级的产业新业态;筚路蓝缕,构建了创新发展的智能制造新格局。
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数据,见证着兴安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成为“兴安盟发展这十年”最生动的注脚。
优服务 解难题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增多。面对挑战,盟工信局多举多措稳预期、强信心,助力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保障企业稳定运行,不断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分析,筛选32户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工业企业,由28名盟级领导进行包联帮扶,全力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深入研判供应链环节,推荐25家企业纳入自治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白名单”,定期调度企业原料保障、运输及人员返岗相关情况。发放国家、自治区通行证1400余张,有效地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为打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全盟工信系统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工作群,第一时间转发各项惠企政策及相应解读文件,编印《惠企政策汇编》200册并发放至重点企业,并联合税务局开展“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税费政策专题培训活动,有效解决了企业在日常税务申报方面的疑难问题。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帮助企业开展金融对接,向自治区推荐融资需求企业及项目,年初至今已帮助6户工业企业融资3050万元。同时,为盟荣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争取到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1285万元,同比增长44.4%。并加大“助保金贷款”支持力度,做到应推尽推,目前在保业务8笔,在保余额3894万元,切实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者领导能力,组织70名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中小企业服务人员赴厦门大学举办中小企业管理者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了《数字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思考》《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课程,切实加深了企业对数字经济及节能发展的理解,为推动企业更好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多项助企举措和政策红利的叠加下,年初以来,全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总数达到113户,1-9月实现规上工业增速10.3%,排全区各盟市第4位。
调结构 促发展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 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全盟工信系统优先发展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盟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育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态势。
起草出台了《兴安盟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企业入规入统、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改造升级、节能节水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制造示范等六方面,不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全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拓展。年初至今已新增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户,其中,风机制造企业4户、风力发电企业1户、生物质能源企业1户,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大技改投资,是稳产能、增后劲的关键,鼓励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已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路。截至目前,已组织19户企业实施23项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并争取自治区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补助1914.3万元。乌钢启动绿色环保提升工程,烟厂进行设备更新,森辉印务购进彩箱新型设备,奥特奇蒙药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除了加大技改力度,通过提升研发投入、走“专精特新”之路来保订单、闯市场,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全盟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科创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力做好企业培育认定。扎旗兴义农丰的工业设计中心、兴安农垦粮油智能工厂示范试点项目已列入2022年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公示名单,天牧臻肉业、科沁万佳等9家企业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各类要素不断集聚,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绿色”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盟工业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计划实施节能改造项目4项,可实现节能量3.8万吨标煤,实施节水改造项目3项,可实现年节水量209万吨。蒙牛乳业入选绿色供应链企业,乌市山水水泥、森辉印务,二龙屯米业入选2022年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名单,“绿色标签”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也占领了更高端市场,工业领域“绿色”效益突显。
强园区 优环境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承载能力再上台阶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近年来我盟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稳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基础配套逐步完善,产业特色更加明晰,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为我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坚实阵地。
为全力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盟工信局对全盟工业园区情况进行了深入摸排并定期跟踪问效。年初以来,已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投资达3.6亿元,建园以来基础设施累计投资更是达到100亿元以上。目前优化整合后的2个开发区6个区块均实现水电路暖到厂区,通讯网络全覆盖,科右前旗产业园已实现“九通一平”,其他5个区块均达到“五通一平”,有效满足了企业入驻需求。
园区智慧化建设是未来各类经济园区发展的方向,可以更全面、高效、快速、合理地将园区建设和园区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工信系统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全力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累计争取智慧园区专项资金3220万元。目前,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项目建设进度达75%以上,已完成智慧运营中心的装饰装修、机房改造、园区网络、办公楼综合布线、无线覆盖、室内分布等工程建设,兴安盟农畜产品开发区智慧园区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为信息技术和资源要素整合,降低业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支撑。
与此同时,按照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盟工信局以“边核查,边处置”原则积极推进开发区闲置资源大起底工作,目前,已处置停业企业6户、待批项目1项,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18.4公顷,占兴安盟开发区闲置土地总面积的58%,沉淀资金537.89万元已全部缴回,真正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推动了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让我盟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步子更稳、动力更强。
如今,放眼兴安,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点项目、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朝气。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