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现了流动资金紧张等困难。金融支持措施连续出台,务实纾困解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减轻融资负担;创新推出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我市金融部门推出多项政策和措施,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快速的资金支持,助其渡过难关。全市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足。
金融支持措施“好戏连台”
举办金融支持物流业保通畅政金企对接会,3家物流企业与4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授信3400万元;
召开金融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金企对接会暨“走百企进千户”专项行动签约仪式,金融机构为医药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建筑装饰、食品加工、酒店等6个领域25户小微企业授信融资1.26亿元,现场与各领域9家企业代表签约5198万元;
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公开征集交通运输、商贸等各领域融资需求,分批次向各金融机构推送,实现金融产品与融资需求精准对接;
制作《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汇编》《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明白卡》,加大金融政策、信贷产品宣传力度;
举办多领域专场对接会10余次,多领域多方面对接融资需求;
我市15个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支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35项举措,其中推出6条金融扶持具体举措,务实帮助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部门推出多项金融政策和措施,落实中央、自治区及我市稳住经济大盘助企纾困及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帮助受疫情冲击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元气,稳定经济增长。
融资环境改善“精准滴灌”
为了进一步减轻融资负担,让个体工商户也能轻松贷款,我市金融部门激励金融机构采取多项措施,围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打造融资产品体系,加大普惠领域信贷投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持续向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减费让利。
“以前觉得只有大企业才能向银行贷款,真的没想到我们个体户从银行贷款也能这么容易。”近日,海勃湾新天地集贸市场一家宾馆酒店用品店店主郝梅向记者讲起从银行成功贷到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经历时,依然激动不已。
“受疫情影响,店里营业收入减少,但租金等费用还得照常支出,资金很紧张。”郝梅告诉记者,她曾经也想过到银行贷款,但担心申请门槛高、到账周期长、利息高。“个体户办贷款最怕的就是繁琐的手续、漫长的等待。”郝梅说,这笔金融“及时雨”让她很快获得了经营资金,生意得以正常运转。
郝梅的感受并非个例。
面对疫情影响,我市金融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给予余额增量2%的央行激励资金;针对资金暂遇困难但生产经营正常的个体工商户,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压贷、不限贷、不抽贷、不断贷;对个体工商户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典当综合费率等融资成本,减轻客户还款压力,对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个体工商户暂缓催收……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环境逐步改善,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融资效率明显提高。
金融服务方案“量身定制”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情况千差万别,金融服务需求也多种多样。我市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个性化”金融需求。
内蒙古银行乌海分行推出“小微抗疫贷”,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物流运输等服务业领域客户,为其解决疫情期间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或复工复产资金需求。
乌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乌海市分行、乌海市海勃湾黄河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推出创业担保贷款,优先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役军人、网络商户、农区自主创业者等10类人群提供贷款支持,重点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扩大就业。
中国银行乌海分行则推出“中银企E贷——信用贷”,向在中国银行乌海分行交易流水量大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融。“金融活水”对个体工商户的帮扶立竿见影。截至今年8月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95.57亿元,同比增加152.48亿元,同比增长16.17%;证券资产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10.65%;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3018万元,贷款余额4267万元;融资性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额18500万元。
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40546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70.40%。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31.10亿元,同比增长17.91%。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