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海勃湾区文明花香沁人心

来源:乌海日报时间:2022年10月20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提质扩面、提档升级”目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规范性、实效性、多样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提质扩面、提档升级”目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规范性、实效性、多样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紧盯“提档” 丰富文明实践内容


海勃湾区始终把传播科学理论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发挥“银发宣讲团”“村支书宣讲团”“不忘初心宣讲团”“红骑兵”等“百姓名嘴”特色优势,聚焦大众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触手可及的方式、感同身受的故事,把党的声音精准传播、有效覆盖。同时,注重互动体验,推荐8名基层宣讲员参加“喜迎二十大 理响新征程”市理论宣讲大赛,其中3人跻身10强。


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纲”和主线聚焦,海勃湾区引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密切关注生活困难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民生工作。林荫街道大庆社区联合市统计局在春节期间走访辖区困难群众,送温暖、送政策、送思想,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引导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与此同时,海勃湾区积极引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以文体活动、主题阅读、亲子绘画等形式,广泛开展“石榴籽心贴心”主题实践活动。今年,凤凰岭街道墨香梨园社区组织亲子共同欣赏“民族团结心连心”书画作品集,宣传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生动事例,引导辖区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中小学校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班团队会,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籽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等主题实践活动,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共同体理念深深植根在群众心田。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目标,积极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新华街道以空巢老人为重点开展亲情陪伴、暖心陪聊等志愿服务,组织辖区群众亲帮亲、邻帮邻,打造“邻里守望情暖清泉”服务品牌,通过互助式志愿服务探索“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实践路径,从小事做起,把关怀和温暖送进了百姓心坎。


紧盯“提质” 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今年,海区二小、海区十四幼、乌海二中、乌海五中等被命名为“雷锋学校”,林荫街道海馨社区被命名为“雷锋社区”。为了全力推进学雷锋实践基地建设,海勃湾区秉承“雷锋精神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志愿服务是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形式和载体”的理念,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取得了一批创建成果,得到了雷锋杂志社的认可和推荐。海区二小以校园文化为阵地,把雷锋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通过打造“雷锋爱心书站”“雷锋班级文化墙”等实践体验场景和开展“小小雷锋讲解员”等主题实践活动,打造“雷锋学校”亮丽名片。


海勃湾区积极丰富“1+1”结对共建模式,引导结对共建的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乡村振兴、城市转型等重点工作,精心设计实施了“促发展、倡文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新华西街道海达社区联合千里山镇千钢社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发放千里山镇乡村旅游宣传彩页,引导鼓励居民群众体验采摘、特色民俗活动、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凤凰岭街道长青社区与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共同开展“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产品进城”活动,通过爱心超市将农户的新鲜农产品直达消费终端,助力“便民消费圈”建设。


海勃湾区还充分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红”用实际行动冲锋在前,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