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五原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聚焦“大社会化服务”这个抓手,扛起“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粮食大县”三面旗帜,实施“五项”工程,实现“五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扛起“三面旗帜”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扛起“乡村振兴”旗帜。获评全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扛起“现代农业”旗帜。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与40多家科研院所长期合作,研制向日葵新品种10个,累计培育“两品一标”产品55个;
扛起“粮食大县”旗帜。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完成粮食种植86.5万亩,全力建设百万亩粮食大县。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成色。今年,五原县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五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五原县近年来也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产粮大县、农业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全国农田水利先进县、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实施“五大”工程 为高质量发展换挡提速
金秋时节,五原县塔尔湖镇联丰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辣椒种植基地里,辣椒进入成熟期,迎来产销旺季。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车,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种植户陈玉虎向笔者介绍说,今年他以每亩800元的费用集中流转了联丰村60亩土地,订单种植芜湖辣椒。成熟后的芜湖辣椒皮薄、肉嫩、品质极佳,远销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塔尔湖镇大力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立足优质的土地资源、天然的湖泊资源、独特的产业优势,推动建设‘一地六村八区十园’的发展格局。园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种植模式,实现了亩均收入2万元、人均收入3万元、户均收入10万元的成效。”塔尔湖镇党委书记韩鹏程表示。
塔尔湖镇联丰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是五原县实施产业发展工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五原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今年完成11.3万亩;以市委政府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明年争取实施40万亩左右。
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将园区建设作为助力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138个农企利益链接紧密的农牧业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以“村企联建、结对共赢、资源变资产”的模式,在和胜乡、新公中镇田间地头建设食品加工园区,推动实现产品质量高端化、园区效益最大化、农民成本节约化、受益主体多元化,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实施项目推进工程。围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细化完善稳住经济大盘37项配套措施,县处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建设,28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中能30万吨玉米制乙醇项目重组开工;9月8日集中开复工项目11个,总投资44.3亿元、招商签约5个,总投资14.3亿元,储备重大项目153项,总投资976亿元。围绕自治区“五大起底行动”要求,全面梳理、分类处置工业园区闲置资源要素,盘活停产企业2个、停建项目8个,涉及土地1300亩,计划完成投资14.53亿元。
实施城乡建设工程。立足城市建设管理,新区开发、老旧小区、平房区改造、污水管网配套一体推进,园林绿化不断提档,城市环境干净整洁,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立足乡村建设,“四好农村路”覆盖全域,33条新能源公交贯通城乡,782个村庄美丽庭院、村屯绿化全部提档,建成高标准经济林1.5万亩,获评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
实施民生提质工程。用心用力用情改善民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五原一中顺利搬迁,第四中学、第七小学启动办学,市民活动中心、图书馆建成开放,吉康医养院、荣誉军人休养院建设完工;县处级领导包联房地产“三难”问题,第三方机构专班推进,公检法司合署办公,集中力量推动解决。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方舱实验室、方舱医院、核酸检测中心建设完工。
实现“五大”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这两天,在位于五原县工业园区的河套羊肉小镇产业园区笔者看到,项目建设已初步完工,部分设备进入调试阶段,预计10月底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加工分割肉羊可达15万只,可生产各品类羊肉产品3600吨,将形成集羊文化展示、羊肉生鲜电商、羊肉精深加工及冷链仓储等于一体的羊肉制品终端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园区。预计带动就业800余人,带动养殖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我们将建立起羊肉生产标准化体系,通过与‘盒马鲜生’平台合作,全方位销售产品。同时,将通过对肉羊的精细分割,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3.6亿元,切实推动五原县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及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羊肉小镇总经理王瑞说道。
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发展质效至关重要。今年以来,五原县以“五大行动”为抓手,高水平推进生态保护、高质量推进经济发展、高品质改善群众生活、高效能推进社会治理、高标准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基层党建、延链补链强链、农商文旅融合、农村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治理上实现重大突破。
在基层党建上实现突破。全县117个行政村“两委”配备大学生266名,高标准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点11个,“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启动实施,党组织书记“揭榜领题”“擂台大比武”等工作扎实开展,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底全部突破10万元;村民小组“网格化+微治理”不断深化,乡村治理体系日臻完善。
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实现突破。以三瑞、三胖蛋为龙头的国家级向日葵产业集群项目快速推进,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葵花全产业链不断完善;依托年出栏308万只的肉羊产业,推进羊肉小镇精深加工项目快速投产,补齐了链条短板,集种羊繁育、饲料生产、肉羊养殖、有机肥制造、屠宰分割、熟食加工等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加速构建;覆盖全县域的润海源肉鸡产业化项目,一期投产运营、二期稳步推进,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三产服务等于一体的肉鸡全产业链已具雏形;果蔬、玉米、奶羊、肉牛、花菇、中草药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在农商文旅融合上实现突破。围绕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电商园、农耕园、抗战园等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五原印巷”筹备运营,“多业推一业、一业带多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实现突破。坚持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评,将督查结果与奖补资金挂钩,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户改厕率达到86.5%,“437”村庄管护机制常态化落实,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在社会治理上实现突破。深入开展治安秩序提升、交通秩序整治、公益诉讼行动、信访难题化解、执行难题破解、行业乱象治理社会治理“六大行动”。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瞄准新目标,提振精气神。下一步,五原县将主动对标找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加速奔跑,久久为功,全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