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种植户给玉米交了10万保费 活!内蒙古玉米收获险首单落地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2年09月29日编辑:刘旭
导读: 近日,中华财险推出了一款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保障范围主要覆盖玉米收获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风险,保障期限自玉米种植保险保期结束的次日起计算,打通了玉米生产安全从“地”到“仓”的最后一公里,稳定了农户收益和地区粮食生产安全。

9月16日,内蒙古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第一单在兴安盟桃合木苏木正式签单。玉米种植大户白光辉在中华财险为他的2500亩旱地玉米投保了250万元玉米收获期保险,保费为10万元。



兴安盟是全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年产量常年在100亿斤以上。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兴安盟玉米产业却因为北方地区的气候多变,即将收获的玉米很有可能因降水、洪涝灾害等因素出现无法采收、霉变、减产等情形,进而影响一年的收成。


白光辉在得知中华财险兴安盟中心支公司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玉米收获期保障的商业性保险产品后,经过谨慎考虑,主动为自家的2500亩旱地玉米投保了《中华财险内蒙古自治区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缴纳保费10万元,获得了250万元的玉米收获期风险保障,为他的秋粮收获吃了一颗“定心丸”。



“按照自治区政策性农险业务的相关规定,农作物在成熟并达到收获标准后,传统的政策性种植险保险期限就结束了,对于种植规模较大、收获期限较长的种植户来讲就存在较大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业保险其实也是一种需求定制型的保险,客户有需求,保险就该有行动。”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保险专家、乡村振兴业务部/农村保险事业部总经理李志哲如是说。


小编了解到,中华财险推出的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与传统的政策性种植险相比,在保险责任的划定上更有针对性,不同的作物在收获期间所面临的风险点不同,保险所保障的范围不尽相同;同时该险种的保险金额更加机动,保险人将参考投保作物在生长期内的生长状况,测算价值,作为保险金额的重要参考。


在产品设计上,该试点项目在保险期限、目标产量、保险金额等条款上充分考虑了农民的权益,契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其中,保障期限自政策性玉米种植保险保期结束的次日起计算,一般为一个月,既降低保费水平又减少了偶发因素带来的影响;参考传统种植保险的抽样测产结果,根据产量确定收获期保险的保险金额,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农民获赔概率。


农业保险,是农村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脱贫攻坚的利器之一。作为内蒙古地区首例针对作物收获期的保障产品,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与传统的种植保险实现“无缝衔接”。


李志哲表示,收获期保险的落地,扩充了目前农作物保险的风险空白领域。传统的种植业保险仅承保从农作物出苗至成熟期的风险,本次开发的玉米收获期保险为种植农户在收获期间所面临的风险提供风险保障,力求实现种植全流程的风险保障,保障农户“颗粒归仓”。



“对保险公司来说,收获期保险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将从玉米保险试点出发,逐步推进,争取实现自治区内主要农作物收获期保险全覆盖”,李志哲总结道。


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积极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根植农村、服务三农为宗旨,推出商业性玉米收获期保险,进一步充实了玉米收获风险保障体系,满足了农户尤其是规模种植户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对稳粮增收、稳定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



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致力于“扩面、增品、提标”的创新发展方向,开发出奶业(马奶、骆驼奶)保险、保险+期货类(生猪、玉米、大豆)保险、一县一品的地方特色险种。并将积极探索农作物的“一揽子”保险,与其他涉农类保险有机结合,从作物种子的责任保险、农作物生长期保险、农作物收获期保险、农机具保险、粮食运输保险到农作物价格类保险全流程进行风险把控,锁定农户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助力内蒙古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