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五原县:锦绣沃野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时间:2022年09月13日编辑:刘旭
导读: 近年来,五原县以建设全区农区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走进位于五原县天吉泰镇的金草原胡羊养殖园区,智能化圈舍令人啧啧称赞:冬有温控、夏有喷淋,纯净水全自动供应,电动刮粪,每天8小时舒缓音乐萦绕耳边,撒料、圈舍消毒一键完成……


内蒙古金草原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从养殖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多方面入手,集聚发展新动能,不断做大做强“羊”产业、做足“羊”文章,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近年来,五原县以建设全区农区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田园筑梦 沃野生金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近年来,五原县围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种养加结合,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培育小麦、肉羊两大产业,打造了循环农牧业生态链,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五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现有耕地122.13万亩,已初步建成高标准农田20.84万亩,2021年园区农牧业经济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0.5亿元。建成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连片种植园区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设施农业园区18个、规模养殖园区46个、经济林22个、盐碱地改良示范园区2个、农业休闲旅游区8个、田园综合体5个),覆盖全县78%的行政村、51%的农户。建成绿色、富硒小麦生产基地30万亩,小麦标准化生产比重达100%,年产小麦2.4亿斤,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2亿元;年出栏肉羊210万只,肉羊规模化饲养比例达65%以上,肉羊养殖年产值15亿元,畜禽加工业总产值超过43.2亿元。产业园通过大力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882家,其中,农业加工龙头企业80家、家庭农场45家、农民合作社557家、种植养殖大户3200家,培育了黄金纬度、金草原、草原领头羊、青青草原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产业强力支撑,乡村振兴底气十足。五原县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试点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称号。

内外兼修 乡村蝶变


金秋时节,漫步在五原县的乡村,一幅既有“颜值”,又具“气质”的美丽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通村道路宽敞干净,村舍错落有致,老人和孩子在广场上悠闲地享受着阳光……


在塔尔湖镇联丰村,简陋旱厕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水冲厕所。村民李兰高兴地说:“水冲厕所又干净又方便,很好。”


近年来,五原县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共完成改厕数量30357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2%以上;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重点建设乡镇所在地和重点村组污水处理项目,推动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建成镇村级污水处理厂站20个,建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8个,生活污水乱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大力开展“三清一改”整治工作,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90%以上的村庄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所有村庄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新增造林11万亩、经济林2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20公里,创建美丽庭院1.1万户,782个村组全部建成美丽村庄,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品牌赋能 促农增收


胜丰镇新丰村三组种植户刘姿今年种了4亩灯笼红香瓜,每斤卖40块钱,供不应求。


灯笼红香瓜名头响当当,为农户们带来丰厚的收益。2014年,灯笼红香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依托这一品牌,胜丰镇建成总面积2000多亩的灯笼红香瓜扶贫产业园区,大棚种植平均亩收入8000元~1.2万元,最高可达2万元;温室种植平均亩收入3万元~4万元,最高可达6万元。


乡村兴,则农民富。近年来,五原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品牌强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21年底,五原县共有“两品一标一新”产品65个,其中绿色食品51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全国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原料基地35万亩。五原县建设千亩绿色高端小麦种植基地、百万亩绿色葵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百万只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5家企业30款产品进军高端市场;全力开展“四控”行动,不断强化源头管控措施,建起“四控”园区69处;建成以三瑞农科、青青草原、巴美公司、工业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区为主的现代农牧业科研平台6个,先后开展盐碱地试验研究课题22个,实施改盐新技术21项,试种抗盐牧草新品种30个、向日葵新品种50个、玉米新品种30个,应用新技术40多项,推广贝贝南瓜、西霖蜜瓜、白羽肉鸡等新品种50多个;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袁隆平向日葵育种工作站),三瑞、青青草原2个博士工作站,新公中玉米、胜丰灯笼红香瓜、塔尔湖红心苹果、三瑞向日葵、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区5个科技小院;引进58支科研团队(涉及22个科研院所),开展64个项目(课题)研究,涵盖12个产业;引进“三区”科技人才26名,选派科技特派员14名,培育“土专家”30名。


锦绣沃野绘巨变,五原县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开启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