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四乡工程”起步初显成效

来源:兴安日报时间:2022年06月08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截止到2025年底,兴安盟将有5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村牧区,完成5000名以上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就业,带动5万人以上农牧民劳动力就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牧区现代化。

昨日,记者从兴安盟乡村振兴局获悉,截止到2025年底,兴安盟将有5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村牧区,完成5000名以上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就业,带动5万人以上农牧民劳动力就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届时,兴安盟农村牧区将成为“闻者向往、来者留恋、居者自豪”的投资黄金地,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将成为兴安版的“富春山居图”。


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源于兴安盟创新实施的“四乡工程”。启动能人返乡、市民下乡、干部到乡、企业兴乡的 “四乡工程”,是盟委、行署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我盟是农牧业大盟,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为破解兴安盟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乡村振兴缺少足够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支持的瓶颈问题,盟委、行署决定从今年年初启动“四乡工程”,并把“四乡工程”列入到全盟重点工作、亮点工作、难点工作“三本清单”,纳入盟直部门、各旗县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


为此,兴安盟委、行署出台了1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支持、提升金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放宽用地政策、实行用电优惠、提高政治待遇、开展创业培训、创建创业园区、鼓励创建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发展数字乡村等。计划在5年内,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蹚出一条具有兴安盟特色的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今年以来,兴安盟各部门、各旗县市树立“成绩单”意识,在打基础、见成效上狠下功夫,推动“四乡工程”破题起步,实现良好开局。


建立能人返乡工程人才信息库,盟本级“能人库”入库能人498名,旗县市“能人库”入库能人857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项目洽谈合作,引导盟内外各类能人返乡创业就业、投资兴业;出台《市民下乡发展乡村产业指导目录》,组织开展“兴安人游兴安”、科技文化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吸引市民下乡、产业下乡、消费下乡、智力下乡;积极推动党员领导联系到乡、各级干部结对到乡、驻村工作队常态到乡、专家人才服务到乡,常态化开展“四到村五到户”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全盟2.5万名干部与4.1万户群众结对认亲,协调解决困难问题7084件,服务农牧民群众12万余人次;以“万企兴万村”和京蒙协作帮扶为抓手,积极引导217家企业和31家商会包联241个嘎查村,有力推动了农产品销售,一批质量较高的企业项目落户我盟农村牧区。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