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买一批“预制菜”、跟着APP里的教练来一场健身,在云端实现一下魔幻“试穿”……近几年,数字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数字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也让人们的生活消费变得新鲜有趣。
“云健身”掀起新潮流
近日,刘畊宏直播居家健身操爆火,每天晚上七点半打卡和跟练刘畊宏直播成为新潮流,众多网友都表示要成为“刘畊宏的女孩”,并期待刘畊宏在线“批作业”。
自疫情发生以来,基于互联网的“云健身”模式得到快速发展。这种线上指导、线下运动的健身模式被众多健身爱好者喜爱,并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
多兰就职于我市一家保险公司,去年居家办公期间,她养成了用运动App的习惯,现在每天无论多晚结束工作,她都会坚持跟着视频练上一套帕梅拉操。“开通会员参加运动在线培训,连续包月每月19元,首月还能优惠10元,挺划算的。”
海涛喜欢直播课中超燃的运动氛围,他告诉记者,他办过健身房的年卡,由于惰性,一年里只去了1个月。“虽然运动App中的直播课也需要付费开通会员,但在直播间里,有教练的实时鼓励和其他在线伙伴,有很强的互动感,帮助我更好地坚持了下来。”
“云健身”低成本和付费模式的自主便捷、课程设计的专属性和专业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化为互联网健身房会员。
海涛告诉记者,他现在练的就是针对腰腹燃脂的强化型训练。“每次课,教练讲解得都很到位,运动强度也适合我,这些都是作为会员按照提示填写完个人体能数据后,系统智能推荐的专属训练计划。”
从最初的简单记录运动数据到提供录制形式的训练课,再到如今会员制下直播教学、专属训练计划等内容的上线,运动App的服务形式一直在创新。
比如,为鼓励更多的健身小白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中,一些运动App推出线上跑活动。每场活动根据完成公里数,设置不同的活动组别,有的还附有不同价位的礼品套餐,每份套餐中包含的奖牌款式和小纪念品各不相同。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应的公里数并按时提交数据记录,都会按预留地址收到奖励套餐。
刘婷婷就经常参加这种线上活动,每次看到自己一路跑来收获的奖牌,就有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消费方式也容易让人接受。”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发展保持着高位增长。结合“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看,智能体育产业前景广阔。“全民健身+科技”成为市场增长点与突破口,运动类APP与智能健身硬件使用已成为常态,使用率达到75%。
“云下单”让快手菜上桌
湘味小炒肉、海鲜毛血旺、金汤酸菜鱼、椒麻鸡拌面……这并不是在某家餐厅里报菜名,而是各种“预制菜”产品。
近两年,相比于外出就餐和餐厅外卖,主打懒人美食的“预制菜”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
何为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让消费者只需简单加工就能“做”出美味菜肴,也被称为快手菜或方便菜。
在京东生鲜、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上,记者搜索“预制菜”“半成品”,选购列表里出现了不少餐馆里常点的菜品,家常菜价格在10元—30元,海鲜类、火锅类价格在35元—90元间不等,品种丰富。
在家掌勺30多年的李叔叔告诉记者,洗菜、切菜、配料、烧炸,几道硬菜做下来也挺累的,“听女儿推荐说这么个东西挺火,我按照她教的在手机上看了看,发现预制菜花样不少,就下单买来试试,前几天买的2至3人食用的酸菜鱼口味不错,十来分钟就弄好了。如果是自己买鱼给家人做一盆同样的菜,最快也要半小时。”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解放”了厨艺,图个省事、性价比高。“周末邀朋友来家聚餐,在网上提前买了一套家宴大礼包,14道预制菜,花费总共不到400元,比出去吃划算。”在我市一家银行工作的柳青说,上周末,不会烧菜的他,竟然端出了酸汤肥牛、玲珑小酥肉、青花椒风味烤鱼、蒜蓉粉丝扇贝、鱼香肉丝等一桌子菜,味道也还行。
在九悦餐饮中央厨房的热加工间,预制菜鱼香肉丝的酱料包此时正在制作中。疫情发生以来,九悦餐饮公司基于门店受欢迎的菜品,经过研发、测试、定制、生产,推出鱼香肉丝、毛血旺等20款预制菜,线上一推出便十分受欢迎,每天预订量都在1000份以上。
“之前也有涉足预制菜领域的打算,只不过这次受疫情因素影响,九悦餐饮提前跑进了预制菜细分领域。有了这次制作销售的经验,未来我们有信心在双赛道上并驾齐驱,实现双赢。”内蒙古胖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合伙人柴园信心满满。
“云试穿”玩出新花样
在云端,鞋能穿、表能戴,甚至发型都能设计。
随着5G和4K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一部手机不仅能买买买,还能“穿”新鞋、“试”新衣,甚至“剪”个新发型。
今年是虎年,春节期间,各大潮流品牌相继推出虎年元素新品,“看上一件新衣服,咱们这儿线下也没有卖的,没办法试穿,现在物流周期比较长,退换也不方便。”李晓柔表示,听朋友说,一款名叫得物的购物APP有“云试穿”功能,借助数字创新技术试穿潮鞋新品尖货,成为了颇具特色的潮流消费方式。
数据显示,得物App的“AR虚拟试穿”功能在春节期间使用率提升了30%,更多人不用出门就能体验沉浸式购物乐趣。
90后小张通过“AR虚拟试穿”功能进行“云试穿”,为自己购买了一双新款潮流跑步鞋。他告诉记者,在网上买鞋,总会有试穿的烦恼,寄回来的鞋子经常不太合脚,现在居然可以“云试穿”,可解决了大问题。“把手机对准双脚,虚拟试穿后的画面就像是穿着新鞋拍了一张照片,太真实了。”
淘宝也推出了真人AI试衣,用户点击手机淘宝中的小相机“拍立淘”或“扫一扫”,就能找到真人AI试衣的体验区,实现“云试穿”。
云端消费的“魔盒”打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吃穿住用之外,数字化手段还有着丰富的应用空间,每开启一个场景,就是释放一次消费活力。
为了方便更多老年人买药,在疫情期间,淘宝拍立淘上线了“拍药盒”功能:用户无须输入文字,只要用淘宝App的“扫一扫”功能,扫描药品药盒或者“以8开头的追溯码”,就能快速找到所需药品,并直接在线上完成购买。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更多的购物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创新,希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美好生活愿望,助推消费升级和消费活力释放。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