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赤峰 十七道“投资大餐”等你来!

来源:奔腾融媒时间:2022年04月22日编辑:韩利悦
导读: 2022之春,赤峰市集聚优势,汇聚动能,为投资者、企业家精心准备了有色金属、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7条全产业链、17道“投资大餐”。在这个草木蔓发的春天,蓄力发展的赤峰,隆重发出春天之约——投资赤峰,共赢未来!

2022之春,赤峰市集聚优势,汇聚动能,为投资者、企业家精心准备了有色金属、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17条全产业链、17道“投资大餐”。在这个草木蔓发的春天,蓄力发展的赤峰,隆重发出春天之约——投资赤峰,共赢未来!


钢铁产业链


赤峰市钢铁产业基础雄厚,2021年粗钢产量428万吨。拥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钢铁企业——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及赤峰中唐特钢有限公司、宁城鑫马铸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钢铁企业,实现年产值22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


下一步,赤峰的钢铁产业链招商重点将放在产业链下游,打造区域内钢材精深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铜、铝产业链


赤峰市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战略资源接续基地,铜储量87万吨。2021年,赤峰市生产精炼铜60多万吨、粗铜6万吨,年产值510余亿元。


这里有国内唯一一家包括烟气制酸、稀贵金属、烟尘综合回收利用在内的全流程铜冶炼生产企业——赤峰云铜。总投资170亿元、年产650万吨的氧化铝项目将在今年全面展开,预计实现产值200亿,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单体氧化铝企业!


铅、锌、锂及贵金属等产业链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赤峰市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带,有1200多处矿产地,大中型矿床有25个,金储量300吨、铅1500万吨、锌2000万吨、锡250万吨、银20万吨,远景储量价值在2万亿以上。


现在,赤峰市有色金属矿山有70多家,其中大型矿山有白音诺尔铅锌矿、山金红岭铅锌矿、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大井子银铜矿、敖仑花铜钼矿等20多家,日采选能力已突破14万吨,形成了“探采选冶加”产业链体系。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硫酸、氢氟酸等化工产业链


依托赤峰云铜、金通铜业、山金银铅等大型企业,赤峰市每年可产硫酸400万吨、氢氟酸13万吨,硫酸、氢氟酸化工企业已初步形成集群,已投产的硫酸生产企业每年可以消纳硫酸约为210万吨。总投资25亿元的东岳高端含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消化硫酸能达到20万吨。大地云天硫钛磷项目和三方化工高效硫酸钾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增加消耗硫酸50万吨。


精细化工产业链


这里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新型反恐控爆材料技术,有机光电材料13个品种均为自主工艺,还有产能高达三万吨的八溴醚系列阻燃剂,高达两万吨产能的水杨酸,产能已居亚洲第一的醇酸树脂材料主导产品季戊四醇,产能在国内占领先地位的樟脑磺酸系列。


现在,赤峰已经形成了以煤化工、生物化工、硫酸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体系。


新能源及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赤峰市是距离京津冀最近的资源富集地区之一,风电等效利用小时数最高可达4000小时/年,新能源可开发空间在1700万千瓦左右。1998年,赤峰起步建设新能源产业,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目前,赤峰市电力装机达到1171.4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09.9万千瓦。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约422亿元大单,规划建设智能风机制造、风电制氢、合成氨全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助力赤峰新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材料产业链


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为赤峰市新材料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里,福纳康拥有富勒烯领域世界顶级团队、威胜纳米吸附剂拥有广泛市场、暖捷新型建材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可生产大型固体储热设备的厂家……


赤峰市还确定了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元宝山区、红山区4个新材料产业重点招商地区,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产业链


赤峰市现有规模以上有色和黑金属矿山与冶炼企业41家,是内蒙古铅锌采选规模最大的地区,拥有北方唯一一家锡冶炼企业。依托这些优势,循环经济产业链迅速发展。投资6.04亿元,将冶炼厂的烟道灰和冶炼废渣当做原料,生产纳米氧化锌及改性硼酰化镍粘合促进剂。投资2.85亿元,以瓦斯灰等含锌废料为原料,生产次氧化锌和锌焙砂。投资7.85亿元,以高炉瓦斯灰以及铅锌冶炼的含锌废渣为原料,建设年产10万吨电锌大循环项目等。目前,赤峰市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综合利用企业达到了18家。


纺织产业链


赤峰市是全国主要绒毛产区和羊绒集散地,每年有1000多吨羊绒在这里被运送到世界各地。


这里重点打造了蒙东地区规模最大、产业聚集效应最强的专业化纺织产业园,拥有东荣、雪莲、昭乌达、圣伦等自主品牌,并与阿玛尼、纪梵希、皮尔卡丹等20余个国际一线品牌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了设计、研发、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远销英美日韩等19个国家和地区。


中蒙药产业链


赤峰市有着300多年中药材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是我国北方道地中药材主产地,沙参、桔梗、防风、黄芪种苗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专业市场仓储面积超4万平米,年交易额达10亿元,配套药品第三方检测平台,以及21家中药材制剂、饮片企业,年实现产值上百亿元。


生物医药、化学药产业链


赤峰市医药生产企业共有23家,生物医药、化学药生产企业11家,年产值过亿。赤峰制药,用生物发酵法生产硫酸软骨素车间,腺嘌呤的生产规模、灰黄霉素年产销能、注射级土霉素碱产销能力均在世界领先。以生产原料药为主的新型现代化制药企业——内蒙古格林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主打产品灰黄霉素,90%用于出口。


现在,赤峰市在打造国家百亿级医药产业创新与制造之都,上海创诺、上药集团等知名药企及科研院所已在这里抢先登陆。


兽药产业链


赤峰市40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为兽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有获得兽药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4家,年产值近1亿元。


林西县赤北中药材交易市场、道地中药材基地项目、元宝山区驱虫药产业延伸项目、昆山华苏强力霉素生产项目等紧锣密鼓进行中。赤峰市谋划建设中药兽药种苗培育繁育基地,力争到2026年底,兽药生产企业产值从目前的一亿元增长至十亿元。


肉牛、肉羊等畜产品产业链


畜牧业是赤峰市重点产业之一,牲畜总存栏多年位居内蒙古首位,是内蒙古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据行业统计,2021年6月末,赤峰市牲畜存栏总量达到1993.8万头只,全年肉类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8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38.2万吨,奶类总产48.3万吨。


蔬菜、粮食等农产品产业链


赤峰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与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100亿斤以上、连续三年超过120亿斤,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是京津冀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赤峰小米”、“赤峰荞麦”、“赤峰蔬菜”......现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企业123家,认证产品319个,认证面积超100万亩。


林草产业链


赤峰市拥有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还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里林地面积4949万亩,森林公园14个。果树经济林面积135.4万亩,木材加工企业386家。草原面积3994万亩,植被覆盖率62.6%,全年旅游人数77.7万人次,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3亿元。赤峰市林草产业亿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千万以上项目大多达几十个。


信息技术产业链


赤峰市正致力于打造首家百亿元级电子制造产业园区、中国北方最大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移动终端生产基地。


拓佳电子产业园是国内优先突破全面屏异形CNC切割技术的企业之一,生产的3D曲面屏实现了5G信号的零遮挡。与京东方、华为、小米、VIVO、OPPO等行业领军企业,均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销售收入36.7亿元。


这里还有蒙东云计算产业园、赤峰·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创新基地,2021年度,拓佳、恩沃、科峰三个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达6.9亿元。


金融类产业链


截至2021年底,赤峰市社会融资规模突破300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45.32亿元,创历年新高。去年1-12月,金融业累计实现增加值93.16亿元,累计实现税收16.3亿元,产业化、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