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启用理赔记录仪】3月14日上午,中国人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举办理赔服务记录仪投入使用。此次投入查勘理赔的记录仪可运用于远程视频查勘、多方音视频协同、服务过程管理、AI辅助,智能监管等多场景;并且覆盖全险种现场查勘、复勘、送回修推荐、人伤探视、调查、调解、欺诈案件调查及理赔投诉处理过程等多个关键环节。该公司将在全区的12家机构,为保险查勘理赔人员配置150台记录仪,更好地规范理赔人员的服务,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中国人寿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长东强调,对今后理赔客户服务工作,全公司要牢固树立“以客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同时,加强理赔流程管理,确保发挥设备使用最大效能;更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华夏保险包头中支:提示老人防范金融风险,警惕“六个凡是”】华夏保险包头中支提醒广大老年人警惕“六个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凡是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做到“六个一律”。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谈到中奖,一律挂掉。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一律删除。微信里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牢记“三个切莫”。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切莫相信一夜暴富,防范非法集资和投资陷阱。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有疑问及时向子女求助,识别金融骗局,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全力打造温馨适老服务】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设立95519老年服务专项技能组,60岁老年客户拨打95519,可以实现“一声直达人工服务、一键呼叫人工服务”;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席。区内柜面营业场所老年人临柜无需排队等候,增设爱心专座,让老年客户“畅无阻”;设立现金收费窗口、蒙汉窗口,摆放老花镜、轮椅等适老物料让客户随取随用。同时提供驻场经理优先服务,对老年客户提供一对一专属陪同,老年客户遇到无法在线解决的问题,可预约柜面工作人员/销售人员上门办理业务,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版提供简捷页面、语音播报等老年客户专享暖心功能。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开启普法宣传网络直播】为进一步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高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权利意识、风险责任意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举办“3·15消费者权益日 普及金融知识 共享美好生活”普法宣传网络直播活动,为金融消费者解开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理性投资者拥有哪些基本权利,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的疑惑。 【中行内蒙古分行:围绕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推动诚信文化】中行内蒙古分行于2月下旬全面启动“3.15”系列宣传,行领导亲临一线、躬身入局、靠前指导,有效推动全行宣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围绕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等宣传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知识普及,推动诚信文化及消保理念融入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全流程。大力推动建设“线上+线下”“集中性+阵地化”的金融宣传全网格,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进金融教育常态化建设。辖属包头分行、鄂尔多斯分行、区分行营业部等机构制作多样化视频作品,对中行太保视频医生、手机银行日常使用等适老化产品和服务进行普及宣传,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合众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挂帅,多维度推进】3月10日,合众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对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进行全面启动,成立了由分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分公司和中心支公司相关领导组成的客户维权工作小组,对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行明确,要求全区范围内全面落实,积极督导处理客户维权工作。整个3月,合众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会持续推进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相关方案内容及活动举措,对内,多维度、深层次的进行诚信销售培训教育;对外,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金融知识、保险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消除侵害消费者权益隐患,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太保寿险:聚焦特殊群体,共跨“数字鸿沟”】中国太保寿险全面启动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聚焦特殊群体,共跨“数字鸿沟”。太保寿险聚焦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保险服务领域的高频场景和痛点,在当地疫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点“面对面”银发主题宣传等活动,指导特殊群体使用公司“云柜面”等数智应用,推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通过金融知识“进养老院”、“进老年大学”、“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等易给老年群体造成侵害的非法金融活动提示和宣传。 【中信银行:“以案说险”,持续关注“一老一少”人群】2021年,中信银行共组织公众教育宣传活动场次超14670场,线上活动点击量超5735万次,累计触达受众超过1.2亿人次。中信银行通过“以案说险”等形式,总结“一老一少”日常生活中易发生的金融安全风险点,引导老年人、青少年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多次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等线下活动。中信银行还专门推出“幸福+”版老年客户专属手机银行APP,联合中国老龄协会启动“百城千场百万老人 跨越数字鸿沟”活动,在年内举办上千场活动,帮助上百万老年人学会智能手机的应用。 【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聚焦热点领域,助消费者“擦亮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开展本次教育宣传周活动。在线上,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多种形式扩大宣教覆盖面;在线下,严格落实防疫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厅堂服务环境,同时利用厅堂电子屏、宣教专区等载体,配置充足的宣教资料,不断提升宣教渗透率,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该行聚焦办卡、支付、征信等社会关注、客户关心的热点领域,大到购房买车、小到免密支付,既有防范诈骗小妙招、也有合理投资小技巧,帮助消费者擦亮“慧眼”、避免“套路”。此外,该行还通过沙画宣教视频、蒙汉双语折页、三语宣教视频等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质效。 【太保产险:与消费者同行,服务官在行动】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将消费者需求融入公司经营,持续加强消保机制体制建设。2019年起,中国太保推动建设“太保服务”品牌,中国太保产险持续深化推进,2021年,中国太保产险设立太保服务专业委员会,出台服务官管理制度,总公司由分管消保工作的副总经理担任首席服务官,分支机构由总经理担任体验服务官,完善总、分、中支公司三级消保工作事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由服务官担任主任委员,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组织保障,全力提供“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 【泰康人寿线上打造消保宣教“四部曲”】2022年,泰康人寿坚持围绕保护客户权益,在线上打造了消保宣教“四部曲”,一是与受众广泛的新浪联手,开展“315消保大课堂”,邀请金融保险行业专家学者讲解消保知识;二是通过“以案说险”、风险提示、消保知识解答等活动形象清晰地宣教相关知识,与客户和广大消费者实现良性互动;三是运用短视频平台、互联网媒体、电视、报纸等多媒体渠道开展全方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实时活动进展全方位及时推广发布;四是以线上答题、创意海报、动画视频等方式解读金融消费者基本权益、通过立体化金融宣教供金融保险消费者深入理解数字金融时代“消保”内涵。 【中国人寿: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活动覆盖人次超1.6亿】中国人寿全面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落地,将消保监管评价目标写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跟踪督导。2021年累计开展消保宣教活动5万余次,消费者参与人次超1.6亿,累计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超3940件,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员工数近16万人次,切切实实将客户投诉转化为公司提升服务能力与经营水平的重要抓手。根据银保监会最新通报数据,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保单投诉量仅为0.06件/万张,位居行业前列;广发银行2021年监管转办投诉量同比下降48.4%,投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华夏人寿:温暖陪伴每一位消费者】在2021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期间,华夏人寿策划了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线上活动中,通过视频、易企秀等宣传材料,重点宣传理性投资、理性维权、老年人权益保护、年轻人理性消费等主题内容,通过微信平台积极向社会群众进行广泛推送,扩大宣传面,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线下活动中,各级机构认真贯彻活动要求,致力于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养老院”“进老年大学”“进校园”,提供客户权益保护、保险产品咨询等服务,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贴心、周到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风险提示。华夏人寿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社会,为消费者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服务”,给予每一位消费者长久温暖的陪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