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代活佛坐床,康熙御笔碑文!呼和浩特闹市藏着一座阴山古刹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2年02月16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在呼和浩特市中心,距离大召一百米的玉泉区东兴旺巷有一座建成历史四百余年,转世了十一代活佛,康熙亲征噶尔丹御笔亲书碑文的阴山古刹旅游圣地,这就是……

到呼和浩特旅游,除了畅享牛羊美食和饱览草原风光以外,在这座召(“召”蒙语中意为“寺庙”)庙遍地,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的“召城”,感受藏传佛教的香烟缭绕,将会给人另外一种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


也许许多呼和浩特本地人都不清楚,就在市中心,有一座活佛坐床,康熙御笔的召庙,绵延数百年而不倒,这座召庙就是席力图召。


图片


2月12日上午9:00起,席力图召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在暂停数月后,正式恢复对外开放。


席力图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出大召寺100米,观赏完大召寺铸造于明代,高三米,用纯银三千斤的全国最大的释迦牟尼银佛像,走进玉泉区东兴旺巷,就会步入席力图召。


大召寺的建造者是阿拉坦汗为迎接达赖三世而修建,而席力图召的建造者是阿拉坦汗的儿子僧格都楞,也是为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而建。席力图召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5年),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不断扩建和修缮。2007年,内蒙古重修席力图召,把山门、菩提过殿、古佛殿、护法殿重新铺上了琉璃瓦,并且把民国时烧毁的大经堂佛殿及后罩楼重建,使得古寺有了新的生气。席力图召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图片


四百多年来,席力图召转世了十一代活佛,从席力图一世起,各世活佛直接参与了内蒙古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历史的各项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并且从席力图四世起,呼和浩特掌印驻扎萨克达喇嘛(地方宗教领袖)一直几乎成为历代席力图活佛世袭,成为呼和浩特地区佛教的权力中心。


相传,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达赖三世在呼和浩特圆寂,并遗书:“希迪图葛卜楚,你替我坐我的床,舍利之一切后事告终告终,将我后身呼毕勒罕从东方寻找。”根据遗书,希迪图葛卜楚代替达赖喇嘛坐了床,以国师却尔吉扬名。并指定了阿拉坦汗之孙松木尔台吉的儿子为达赖三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后来的达赖四世云丹嘉措。此后达赖四世在希迪图葛卜的护持下举行了坐床典礼,并护持其学习经典,于是希迪图葛卜楚获得了“席力图呼图克图”的称号,是为“席力图一世”。“席力图”意为“法座”或“首席”,“呼图克图”意为“活佛”。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4年)席力图四世扩建修葺了席力图召原建寺庙,康熙赐名“延寿寺”,并赐满、蒙、藏、汉四体文合璧寺额,悬于寺门。山门之前有四柱三门的牌楼一座,上方康熙御笔额书“光慧普照”。


图片


重经修缮的席力图召建筑群,采用中原传统的布局,即从山门到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寺内建筑等共五进院落,山门前建有牌楼。经堂大致保持原状,为九间的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屋顶,顶盖绿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钢宝刹,相轮,飞龙和瑞鹿等装饰,四墙采用藏式结构,筑成带有小窗的厚墙。墙面用蓝色琉璃砖镶嵌,井夹以黄色琉璃砖,以组成各种图案花纹,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内蒙古现存的最为瑰丽的古典艺术建筑物。


看点一:15米的汉白玉长寿佛塔


长寿佛塔,高达15米,俗称“白塔”。建于康熙年间,全用白石雕砌。位于席力图召大殿东侧,鼓楼、广场东面,是内蒙古地区覆钵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石塔基座用石条砌成方坛,四面有阶梯可登。塔身遍布雕刻,分刻出火焰、金刚杵、狮等图案花纹,四角立圆柱,上呈阶梯状座身,分五级逐步内收,各级刻梵文六字真言。覆钵为宽肩型,周围饰以缨络,南面正中砌出火焰形佛龛。覆钵上面的塔刹,用石刻出十三相轮,再覆以铜制星月和宝盖。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最精美的一座覆钵式佛塔。


图片


看点二:康熙亲撰御碑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西征噶尔丹途经呼和浩特,驻跸于席力图召。席力图四世为康熙举行了盛大诵经法会,康熙非常高兴,赐以念珠和经卷。这一年,康熙为了纪念西征胜利,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命席力图召四世刻碑纪念。两座御碑亭,建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亭内石碑通高4.3米,汉白玉质地,两碑碑文为康熙皇帝亲撰,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记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的缘由与经过,以及康熙皇帝途经呼和浩特时亲临席力图召的活动,史称康熙记功碑。


看点三:正月十五晾佛的菩提过殿


菩提过殿位于进入山门的第一进院落内。菩提过殿殿前有两根大旗杆,是正月十五晾佛所用。晾佛就是晾晒寺内珍藏的最大的佛祖释迦牟尼唐卡,一是为了使佛光普照青城百姓,二是为了防止唐卡虫蛀。菩提过殿分为东西两堂。西堂供奉三世佛,分别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祖,过去佛——燃灯古佛,未来佛——弥勒佛。


图片


东堂供奉的是释伽牟尼佛祖和八大药师佛。药师佛掌管健康、平安、长寿,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里的看点是,民间传说,因尝遍世间所有草药,有些寺庙内药师佛的脸为青色。游客可以注意下席力图召药师佛像的脸色。


看点四:可容千人诵经的大经堂


大经堂是席力图召最精美的殿堂。由前廊、经堂、佛殿三部分组成,为九间木结构建筑,歇山式屋顶,顶盖绿色琉璃瓦,脊上有鎏金宝刹、相轮、飞龙和瑞鹿等装饰。建筑风格为汉藏合璧式。采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顶置镏全宝瓶,饰以铜铸的法轮、飞龙、祥鹿等,与朱门、彩绘互相辉映,绚丽夺目。前廊为七开间,下层用装饰华丽的藏式柱,上层左右两开间及前廊左右两幅墙采孔雀蓝琉璃砖贴面,并加镀金银饰。经堂高两层,面宽和进深都是九间,是喇嘛集体诵经之地,可容千人诵经,后部是佛殿,为僧侣、信众供奉佛祖、菩萨的圣地。大经堂共81间,后部为大佛殿。佛殿中间供奉三世佛,两侧为八大药师佛和康熙帝御赐的《药王经》。


图片


看点五:大盛魁捐献的“阴山古刹”匾额


许多游客都知道,大召寺有一块匾额“九边第一泉”,是号称“声称其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乌兰巴托到北京的道路”的大盛魁捐献的,却很少人留意到,席力图召的过殿内挂着“阴山古刹”匾额也是大盛魁捐献。该匾的右端写着:“大清雍正甲辰上春吉日大盛魁敬献”。传说“阴山古刹”是大盛魁商号100周年纪念之际,大盛魁送给席力图召的一块匾额。还有说法是,“阴山古刹”匾额,是大盛魁总号1724年从乌里雅苏台迁回归化城时,为了表示开业庆典,送给席力图召的一块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匾额的右上方写着这样的字:“大清雍正甲辰上春吉日大盛魁敬献”,左边写着“光绪甲辰大盛魁财伙因见先年数献之匾 凋朽将坠 恐派忧迹 遂为重书刊葺而新之漠书数言以志重修之岁时云耳”。


图片


遗憾:


1. 长寿佛塔塔的东北角原有乃春庙,规模庞大,但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失火焚毁。


2. 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石碑虽然保存完好,但碑身已通体覆墨,无法复原。想必是当年无知的誊写拓印所致。


3.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席力图召曾经重修殿基,增高数尺。但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席力图召发生火灾,将庙仓及葛根住所几乎全部烧毁。


席力图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以其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宗教活动和文物珍藏,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席力图召每年会举办佛会、跳“恰木”等宗教活动。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听到席力图召喇嘛的诵经声音。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