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5+2”第二个学期,呼和浩特推进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要过三道槛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2年02月14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据悉,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科类培训被取消,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实行课后延时服务。眼下的春季开学,这将是教育部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以来的第二个学期。课后延时服务虽然表面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

2月11日,据官方媒体消息,在呼和浩特召开的高级别会议上,呼和浩特委员提案,要多举措推进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眼下,距离春季开学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教育部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以来的第二个学期。


图片


什么是“5+2”模式?


简单来说,“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的时间,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仍有困难的,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据悉,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科类培训被取消,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实行课后延时服务,这对于家长们来说,特别是双职工家庭,课后延时服务可以解决双职工家庭不少后顾之忧,像是接送时间的冲突、放学后的安全问题等等。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课后延时服务表面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而这些改革阵痛期的“门槛”,大多数还是来自与课后延时服务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以及学生。


图片


“副作用”之一

家长:“堵”局咋破?


一名来自呼和浩特的家长曾在自媒体发声,自从课后延时服务开始实施后,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晚高峰时间重叠,造成了学校周围交通拥堵严重。在过去,家长没有下班,孩子多数被小饭桌或者家中老人接走,到家长下班再陆续接走,起到了分流的作用;现在节后延时服务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大批家长同时走向学校,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当然,还有部分家长表示,课后延时服务如果提供的是才艺类、益智类、文体类课程,还很有必要,如果就是单纯的自习写作业,那就没有必要开展。


图片


“副作用”之二

老师:报酬咋算?


据来自呼和浩特某学校的一名老师反映,该老师所在学校地处市中心,校园面积相对较小,教学楼等教学场地都已达到了最大化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学校能为学生的场地有了局限,各项教学器材设备也无法满足课后延时服务的需求。

 

此外,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特别是户外、体育类的,保证学生安全也成了老师的工作之一,可以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责任重大,承担这份工作的老师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也要考虑自己的报酬问题。


图片


“副作用”之三

学生:负担咋卸?


短时间内,课后延时服务可以对学生的德智体美有一定的帮助,然而长期来看,学生在校的时间大幅度延长,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或者造成心理上的负担。除此之外,学生与家长沟通和相处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如果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产生问题,沟通减少后家长也不易发现。还有部分学校无法提供晚饭,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而关于配餐,呼和浩特早在从2019年9月就开始试点,结果却是一直伴随着质疑声浪。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