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楼市的第一场雪来得更早一些。
2020年最后一天,央行及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 ,将银行分为5档,为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划出红线,没有任何缓冲。这一通知,在2021年第一天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如果再加上2020年出台限制房企加杠杆的“三道红线”,房地产这只“灰犀牛”正在被“五道红线”捆缚,许多房企刚跨年,就有了冬天来了的自觉……
当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内蒙古的房企还在观望北上广深甚或是浙苏琼豫等“老大哥”反应。所以2021年上半年,内蒙古的楼市虽然未见大热,但是依旧红火。
万达21个小目标拿地,万达广场在呼和浩特增至4家;连续流拍两次的内蒙古第一烂尾楼,终于在第三次挂牌找到了接盘侠;只是,土地拍卖市场中,争抢地王的现象和房企大佬们的笑容都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消失……
事态在全国楼市调控下发酵:集中供地,让房企的拿地资金愈发捉襟见肘。二手房指导价,让投机炒房变成炒房客的滑铁卢。严查“经营贷”,深房理事件曝光。“法拍房限购”,再次堵住了一个炒房漏洞。房贷利率变动,学区房严禁炒作。全国各地对楼市各种打补丁……
楼市调控的效果,是六个字——“实质大于形式”。
终于,房地产的寒流开始“点名”内蒙古。
6月,呼和浩特住房公积金宣布调整——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提高到三成,贷款利率比首套房上涨一成。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不予受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7月,内蒙古作为试点之一,与其他6省市的土地出让金被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
8月,内蒙古下发关于调整购买第二套住房贷款利率的通知,对二套住房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贷款利率按1.1倍执行。
政策层面在收紧,让早就收到风声的房企感觉到了黑云压城。
财务压力增大,融资的“水龙头”关紧,房企的承压阙值突破上限——宇宙第一房企恒大暴雷了。
在硬抗了近一年后,恒大官宣“集团不确定是否拥有充足资金继续履行财务责任”,相当于5个马云身家,高达1.95万亿的负债,让恒大脸面都不顾了。
恒大、融创实控人在自掏腰包救企业,富力、绿地的年度销售目标大概率完不成。
恒大事件,并不是打开了房企深陷负债危机的潘多拉盒子,而是打开了包邮的9.9元的盲盒。
房企所有期待的美好,都变成一地鸡毛。
在全国房企top15中,一半的房企来内蒙古掘金,现在,到内蒙古掘金的房企,有一半露出了疲态。
深耕内蒙古的房企从“飘了”,变成“慌了”,房地产从“热了”到“凉”了,时间跨度只有6个月。
期待中的“救市”没有到来,房企只能自救。
“工抵房”、“特价房”、“团购房”,“减配”、“送装修”、“送车位”……
为了回笼资金,内蒙古各大房企纷纷踏上去杠杆的加速去化之路。
但是,内蒙古这片曾经的房价“洼地”,却并没给房企带来惊喜——
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房价阴跌,内蒙古人口第一大市赤峰房价回调,草原钢城房价下跌,内蒙古最富的鄂尔多斯房价回落……
呼包鄂,这占据内蒙古GDP半壁江山的三个城市,用另外一种姿势,发出了对房地产的旗语。
房企的招数,中介的套路;净流出的人口,房价收入比的高企;产业升级和人才吸引错配,新楼成片建设和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错位……买房能赚钱?
NO!
有关内蒙古房地产的一切底层逻辑,都在“房住不炒”和“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提纲挈领下,发生着改变。
房地产从增量增值向存量增值转向,楼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顺应居民高品质的住房需求,更好的解决居民住有所居问题,才是当下。
忽冷忽热爱感冒。房地产的热是高热,凉是温凉。热与凉的转换之间,是内蒙古房地产市场大变局的开始……
2021年内蒙古房地产10大新闻
·呼和浩特城南,第四座万达崛起,地王项目面市,房地产方兴未艾?
·花“小钱”走妙棋,碧桂园强势入驻,内蒙古大商城“复活”有望
·呼和浩特富力天禧城“忽悠”购房者,官方出手约谈开发商!
·呼和浩特二手住宅均价11773元,一年工资买不了6个平方
·呼和浩特绿地售房,“安家宝”代替购房合同 “安家宝”到底是个啥?
·购房合同藏“坑”,物业用房变装修店,中梁首府业主32问中梁地产
·事关房地产:4月1日起,内蒙古人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有调整……
·比房价让购房者更愁的事来了:“带病”房地产大鳄屯兵呼和浩特
·8.4万亿土地出让金换征收部门,内蒙古先行试点,今日开始
·内蒙古上调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房地产调控加码,买房要趁早?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