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金除垢 从“黑”到“绿”的能源嬗变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1年12月27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铁肩担道义,雪中保供应。这是内蒙古煤炭资源的行动,更是责任……

图片



2021年的内蒙古煤炭领域,又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载满乌金的友谊小船翻了,又浮起。



翻了,是因为反腐剑出鞘,生存了长达20年的一只只“煤老虎”“黑硕鼠”被“拒载”和“剥离”;


再次浮起,是“乌金除垢”,扫清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发展前路的黑尘,内蒙古煤炭资源在“碳中和、碳达峰”和“保供”的路途上轻舟扬帆。

 

摆脱沉疴,再赴征途。


图片


当内蒙古煤炭资源在政治生态上得到治理,在气候上的凛冬来临之际,煤炭第一大区,用“内蒙古为大半个中国‘雪中送炭’”的热,让全国18个省区市感受到了在多重刚性政策下的暖心温度和态度。


乌金释放出赤红,内蒙古温暖前行……


乌金除垢


2021年事件:


全国资源领域反腐,事涉多名内蒙古“煤老虎”


煤矿转制中滥用职权 内蒙古“涉煤”厅官刘桂花受贿案开庭


内蒙古乌金腐败倒查20年:近千人“因煤受处理”  


图片


扎眼的标题,沉重的数据,都源于煤炭资源领域的“倒查20年”。


而其目的也只有四个字:“乌金除垢”。


截至2021年11月上旬,内蒙古在煤炭“倒查20年”期间,共立案涉煤案件736件、102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23.88亿元。


倒查20年,把内蒙古刮骨疗毒的决心凸显得通通透透。


图片


乌金除垢,光辉熠熠。


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事件:


内蒙古“十四五”期间不再审批新的煤化工项目


虚拟货币挖矿成高耗能产业,内蒙古强势叫停


内蒙古发行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图片


图片


碳达峰、碳中和。资源大区内蒙古端着放大镜,以另外一种角度审视自己的资源。


当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的行动是淘汰煤电落后产能!


当内蒙古的比特币采矿计算能力占全球8%,5000台比特币挖矿机耗电达6500度/小时的情况出现后,内蒙古的态度是全部关停!


图片


“十四五”的5年,内蒙古“碳达峰、碳中和”立下了推动“四大产业”“十大工程”发展的军令状。


“四大产业”是指,内蒙古打造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四大新型能源产业,计划“十四五”时期实施3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千亿元。


“十大工程”是指,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


碳达峰、碳中和。内蒙古的资源底色,要从“黑”向“绿”。


雪中送炭


2021年事件:


山西洪水60座煤矿停产,内蒙古核增72座:力解燃煤之急


煤价疯涨,内蒙古为农牧民提供平价煤背后的“小盘算”


内蒙古多家煤炭企业下调煤价至1000元/吨以下


内蒙古:为大半个中国“雪中送炭”


图片


全国10余省份发布“停电限产”通知,化纤、水泥、纺织、印刷、冶金、石化、光伏、电镀等多个行业面临停产危机……

 

此刻,正在“反腐与减排”考场答卷的内蒙古挺身而出。


内蒙古312处在产煤矿加班加点。11月20日,全区生产煤炭386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鄂尔多斯市231处在产煤矿生产煤炭280.12万吨。


今年,全区力争煤炭产量超过10.5亿吨,保障社会用煤。


图片


今冬明春,向18个省区市提供用煤任务的“内蒙古为大半个中国‘雪中送炭’”,是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报道标题,也在陈述内蒙古保供的担当。

 

铁肩担道义,雪中保供应。这是内蒙古的行动,更是责任……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