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个人是否有钱,可以参考这个人有多少存款;同样评价一个城市的创富能力,除了GDP,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个城市的本外币存款以及城市人均存款。
由“搜狐城市”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人均存款百强榜》近日发布。榜单内容显示,北京人均存款突破20万,稳坐第一宝座;“人均10万元档”北方城市占2/3。
内蒙古上榜5个城市,上榜城市数量排名第8。内蒙古上榜城市分别是第7名的鄂尔多斯,人均存款111738元,人均存款超过了深圳;第17名的乌海,人均存款100244元;第20名的阿拉善,人均存款99809元;第67名的呼和浩特,人均存款76138元,以及第68名的包头,人均存款75840元。
在内蒙古上榜的5个城市中,鄂尔多斯是内蒙古当之无愧的“一哥”。呼和浩特作为首府城市,自治区内排名第四。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也就是说,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居民平均收入也会相应提高,储蓄余额自然也就比较多。
具体到呼和浩特来看,2021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营业收入比重的9.6%。金融业方面,2020年,呼和浩特金融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截至2020年5月,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有88户企业,营业收入达14.52亿元,同比增长36.34%,是全市9个行业门类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
不仅如此,对于这些高收入行业的发展,呼和浩特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呼和浩特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的运营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不断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逐步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与时代接轨的、与科技结合的转型升级之路。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32.5%。
金融业方面,2020年,呼和浩特新增金融机构4家,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1%、4.5%,中国银行金融科技数据中心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2020年,呼和浩特市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新增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3家、自治区特派员工作站3家、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7家......“科技兴蒙”专项行动配套资金投入1.1亿元,推动呼和浩特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人均存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住户存款与常住人口。在截至2020年7月份,呼和浩特的资金总量为6354.66亿,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鄂尔多斯4072.25亿元位列第二。
2010~2019年之间,呼和浩特的居民储蓄增幅达157.2%,涨幅排全国第16位,2019年,呼和浩特以人均净存款3.06万元排名全国第十。各项数据表明,呼和浩特近年来依靠各个高收入行业的发展,储蓄存款也在逐年增加。
写到这里,小编突然有个问题很不解:《2020中国城市人均存款百强榜》说的是人均存款,而另外一个数据则引入了“净存款”的概念。那么,人均存款里是不是包含房贷、车贷、教育贷? 数据太复杂,学文科的小编已经被数据绕迷糊,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