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4举措!呼和浩特整治房地产乱象,再出“重拳”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1年08月26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营销行为,坚持“房住不炒”战略定位,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四年颁布四举措,为整治房地产市场再出“重拳”……

近日,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发出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营销行为,坚持“房住不炒”战略定位,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确表示从现在起至2021年12月底,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销售市场整治提升行动。


具体来看,此次行动将重点整治房地产虚假营销宣传和违法广告、规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行为、查处虚假打折等违法行为、加强商品房买卖合同监管。



回顾呼和浩特近年来的房地产市场,行业乱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经历过3次改名的呼和浩特东河御府项目,2018年开始销售。开盘时,销售人员告知购房者需要多交2万元现金才能选房,并且这笔钱没有任何收费凭证,也不会包含在总房款内。不仅如此,在该项目交房时,当初购房时被销售人员宣传的学区房已无法入学东河小学、东河实验中学,夸大宣传的学区房、货不对版的户型、变向收取的服务费、捆绑车位销售等问题让东河御府的众多业主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


事实上,对于呼和浩特存在的房地产行业市场乱象,有关部门早就对此“重拳出击”。



2018年,呼和浩特市对全市范围内未进行商品房价格备案、未明码标价的所有预(销)售商品住房,严格实行了价格备案制度,还规定未进行价格备案、未明码标价的房源不得销售;


2019年,呼和浩特市从“房地产开发环节、房地产销售环节、房地产黑中介、虚假房地产广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违规收取”等五个方面整治36类房地产领域和14类房地产中介机构存在的乱象行为;


2020年,呼和浩特相关部门开展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检查,重点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推广和销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并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发布房源信息、营业执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经纪人员公示等作出进一步规范和要求。



2021年,呼和浩特市住建委和市场监管局联手出台这“十方面,33不得”,直击首府房地产市场销售环节乱象。


可即便是如此“重压”之下,呼和浩特的房地产乱象并没有因此有所“收敛”,数据显示,仅2019年呼和浩特市就集中约谈房地产开发企业超500家,对184家资质过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请注销开发资质;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70份,责令37家企业现场整改;查封售楼部6个。


此外,2021年7月下旬,国家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表示要严格整治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 ,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上海、杭州等多城市紧随其后纷纷响应。


实际上,对于房地产行业整治改善,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具体到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的积极响应,足以见得此次整治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与决心,作为老百姓安居乐业之本,或许当今的楼市中,真的需要“硬汉下猛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才有可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才有可能让“房住不炒”的调控主基调贯彻落实。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