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育领域,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打击天价学区房;
7月份,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双减”政策热度还未散去,大招又来了。近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意味着民办学校教育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
具体来看,《通知》共提出了8点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也就是说,在过去公办学校自己办的民办学校,还有公办学校和其它地方合作办的民办学校,都要转为公办学校。《通知》还要求,要在8月底前完成专项摸底排查,力争用两年的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度。
据了解,符合该《通知》要求的“民办转公办”的学校,呼和浩特有6所,分别是农大附小、启秀中学、启东中学、桥华学校、星河中学、方圆中学。关于民办转公办这件事情,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民办转公办后,不少家长会担心学校师资水平以及生源质量会有所下降,致使民办学校可读性大大降。2020年,呼和浩特市小升初全面实施公民同招、电脑摇号随机派位,旨在终结民办学校掐尖现象,然而从2021年呼市小升初招生情况来看,民办学校之间竞争较往年反而更为激烈。综合来看,师资生源水平下降可能性不大。
②民办转公办后,对家长和孩子最大的好处莫过于不用再为了教育而缴纳昂贵的学费了。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6所符合要求的民办学校,学费平均都在5000元/年,有的甚至高达20000元/年,民办转公办后吗,意味着今后上这些学校就不用再交学费了。
事实上,民办转公办的最终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追求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当然,受次影响,全国多地“民转公”的工作已纷纷开始。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完全中学,7月28日,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民转公”工作筹备会召开,7月31日,周口市淮阳区教育体育局以红头文件方式,公布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按公办学校进行招生。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嘉祥外国语学校,还没等到20219月1日开学,却已经被要求转设为公办学校。究其原因是在今年6月11日四川省教育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暂停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的官方文件。文件要求各地暂停审批一切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
此外,湖南省、江苏省均在2021年6月发布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通知,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并将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的比重降至5%以下。
名校办民校,热闹十余年。多年来,借助公办中小学名校的品牌效应,按民办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已成了不少地区普遍的教育现状,甚至还被认为是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一种途径。眼下,“名校办民校”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已定,这场义务教育领域的变革之风,正徐徐吹来。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