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双减”落地,呼和浩特培训产业慌了?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1年07月29日编辑:王亚茹
导读: 7月23日,一份“双减”文件在网络流传开来,引发教培股大震动。7月24日,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也意味着“双减”正式落地。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宣布将从五个方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

7月23日,一份“双减”文件在网络流传开来,引发教培股大震动。


7月24日,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也意味着“双减”正式落地。


校外培训机构“双减”落地,呼和浩特培训产业慌了?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宣布将从五个方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


具体来看,五个方面分别为:一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借学校名义招生、占用学校办学资源、办班收费专项整治;二是开展违法违规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今年暑假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停止培训活动并集中开展年检;三是开展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培训行为专项整治;四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学前“小学化”专项整治;五是开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


说到校外培训机构,恐怕此前的热播电视剧《小舍得》是其最真实的写照。剧里蒋欣饰演的“鸡血妈妈”,永远都是成绩优先,从英语、作文再到奥数,自家孩子的课外班动辄就是10个起步。


近年来,种类丰富的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发展势头也日渐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校外培训机构已超过40万所。此外,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达到4538亿元。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在线培训机构发展高歌猛进,相关上市公司市值暴涨,一度被视为是下一个风口。


不过,在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的同时,虚假宣传、贩卖焦虑、野蛮生长等行业乱象也是层出不穷,惨遭监管频繁点名。


4月以来,先后有“高途课堂、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顶格被罚款50万元,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被罚250万元。除此之外,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均被处以顶格罚款,重点检查涉及的培训机构已达15家,被处顶格罚款达3650万元。


不仅如此,呼和浩特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也一直保持高压态度。


2019年以来,呼和浩特先后有110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关停,4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下达停业通知书,20家校外培训机构进入黑名单,这其中就包括小伦敦英语、胜利教育等名声在外的培训学校。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我国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规模总量庞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中小学校外培训规模约占总体市场规模的40%。而办学资质不一、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既增加学生家长负担,又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违法违规情况突出。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校外培训机构肆无忌惮,无证经营、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屡禁不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数量规模超5万家,摸排的近13万所校外培训机构,证照不齐占比60%以上。


三是受资本利益影响严重。作为义务教育的“附属品”,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贩卖焦虑,对学生家长进行夸张式营销,“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等广告语抓住家长痛点,推高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违背了教育的公益性。


如此来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刻不容缓。对此,有专家分析,虽然校外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巨大,未来前景广阔,然而面对强力度的监管措施,它的转型路在何方,只能交给时间验证了。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