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生一个好”到“全面放开三胎”,从独生子女到多子多福,国人的生育观念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也在发生着转变。
2021年5月31日,国家官宣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一时间,三胎政策冲上热搜。
不到两个月后,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正式落地。
具体来看,该政策内容包括平衡家庭和学校教育负担,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不仅如此,还提到取消社会抚养费,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
入户、入学、入职全面脱钩?是的,你没有看错,入户与个人生育脱钩,指生了就入户,入学与个人生育脱钩,即生了不再罚款就入学,入职与个人生育脱钩,生了不影响事业单位上班。
如此政策利好下,是不是意味着夫妻生育三胎已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提上日程了?
然而,从三胎政策官宣伊始,不同的人也给出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为以后的老年生活感到担忧,不到65岁就要带9个孙子孙女;也有人调侃道,这是重新定义了居民不聊生娃的“民不聊生”新解……
除此之外,某媒体也针对三胎放开做了一份题为“三孩生育政策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的网络投票,结果只有8%的人有生三胎的意愿。
事实上,从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全国多地已进入了深度老龄化,这也意味着三胎政策的实施恰逢其时。
内蒙古,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十年前相比,0~14岁少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下降0.03%,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下降8.28%,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92.08万人,老龄人口呈增长趋势。
实际上,对于生了一胎,又生二胎,还想生三胎的内蒙古宝爸宝妈来说,这的确是个喜讯。然而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生与不生,本身就是个艰难的选择了。
生育观念已不同过往
1978年,我国正式推出计划生育政策,到2016年,暂停计划生育政策,同时放开了二胎生育。计划生育政策从实施以来已有50年历史了,尽管中间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然而现在的育龄夫妇都出生在计划生育阶段,“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福利制度的健全,“多子多福”、“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早已发生转变。
生育抚养成本在逐年加大
过去生孩子,叫“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每户人家三五个孩子很常见,十个八个也不稀奇,那个时候的生育成本几乎为零,抚养成本也不大。
如今生孩子,则是生不容易养更不容易,从孕妈妈上万元的产检费用开始,到孩子呱呱落地,尿不湿、奶粉,再加上后续孩子的教育费用,各项兴趣爱好培训费用,到孩子长大成人后工作、结婚、住房等一系列开销,这些无法准确计算的费用都将是父母莫大的压力。
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居高不下
当前,结婚少、结婚晚,离婚多已是我国婚姻存在的现状。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下滑至813万对。25~29岁的年龄段人群已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2005~2019年,25~29岁结婚人数占比升至34.6%。
不仅如此,最新公布的离婚占结婚人数比例数据显示,天津以76.4%的离结比位居榜首,内蒙古自治区以51.6%的离结比位列第十。婚姻的不稳定性逐年加剧,也给生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三胎政策落地,众多利好政策摆在内蒙古育龄夫妻面前,生不生,生几胎依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