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万亿土地出让金换征收部门,内蒙古先行试点,今日开始

来源:内蒙古财经观察时间:2021年07月01日编辑:刘思琪
导读: 6月,土地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将更换征收部门。消息一出,关于土地财政是否终结、与房产税征收是否有关等问题,引起了诸多解读与猜想,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土地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文简称土地出让金)将更换征收部门。消息一出,关于土地财政是否终结、与房产税征收是否有关等问题,引起了诸多解读与猜想,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8.4万亿土地出让金将换征收部门?


根据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发布的通知来看,土地出让金将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内蒙古、河北、上海、浙江、安徽、云南、青岛从2021年7月1日起将作为先行试点省市开始实施,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这也就意味着,对比试点省市,其余省市多了半年的缓冲期。


目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主要还是以招拍挂形式,由国土部门组织,住宅用地以拍卖为主,价高者得,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说白了就是卖地钱。根据官方数据显示,1998年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507亿元,2020年,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8.4万亿元,增长约165倍。


以往,这笔“巨款”是地方自己收、自己管、自己花,以后,这笔钱还可以花,只是流程变了。文件明确指出,“土地出让金归税务部门征收,但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减免、分成、使用、管理等政策,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也就是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归属权没有改变,这笔地方政府拍地的钱在之后会经过中央,地方要用钱,需要从税务部门拿,钱还是地方的钱,只是征收部门变了。


土地出让金换征收部门为哪般?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获得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土地出让金正是地方财力的一大重要来源。


数据表明,从1999年到2020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高达58.9万亿,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2020年,上海、杭州、等城市土地出让金均超2000亿,北京、武汉、宁波、苏州、西安等城市也突破千亿大关。


image.png


土地出让金更换征收部门,中央对于土地出让收入有了直接的监管和支配权,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出让金的依赖。


土地出让金过去由自然资源部门征收,地方政府拥有支配权,在使用上难以具体规范。将政府类收入划归税务部门征管后,既能遏制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少征、虚增、企业欠缴等乱象,也能理顺各征收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征收效率。


土地出让金调整征收主体是否产生影响?


事实上,如果想让土地出让金产生影响,那么土地出让金的性质以及归属权必然要发生转变,然而这与上述文件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当征收标准、收入归属、收入性质均没有发生变化,唯一改变的只有征收机构,即税务部门仅仅发挥代征收作用,是不会产生影响的。


此外,不少人提出,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改变土地出让金的征收部门,是否会影响到楼市?


众所周知,土地出让金,简单来说,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花钱向地方政府购买土地的使用权,地方政府利用这笔钱给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人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而现实情况则是土地出让金征管的划转,只改变征收流程,是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调整,短期来看,对楼市的影响很小。不过这也不难看出,土地出让金由税局征收,侧面也透露出了中央亲自下场监管地方土地市场的决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