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来源:内蒙古财经观察时间:2021年06月30日编辑:王亚茹
导读: 6月28日,呼和浩特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规范呼和浩特市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计时方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计时方式进行规范。

商圈停车“一位难求”、医院停车“收费奇高”……近年来,停车问题已成为城市通病,困扰着各个城市的广大车主,呼和浩特也不例外。


印象中的呼和浩特,不仅是靠“乳都”出名,它还有另外一个标签,那就是“堵城”。2019年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中秋出行拥堵预测榜单中,呼和浩特成为全国第一,并长期盘踞在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排名的前十位。对于呼和浩特市民来说,堵车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事实上,除了堵车带给首府市民的“痛”,“停车难”、“停车贵”也一直是呼和浩特市民心中的“伤”。


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2021年4月13日,呼和浩特市曾就停车收费计费方式发布调查问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调查问卷重点包括临时停车多久时间内不收费较为合理,以及较为合理的停车计费单位是15分、30分还是1小时等问题。时隔两个多月,呼和浩特市民等来了关于停车计时方式的答案。


6月28日,呼和浩特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规范呼和浩特市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计时方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计时方式进行规范。


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实行政府定价的停车场及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在对外提供停车服务时,对进入停车场停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含)、进入医院首小时内不超过30分钟(含)的机动车免收停车费。此外,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停车满一个计时单位后,下一个计时单位不超过15分钟(含)不计费,超过15分钟(不含)后按一个计时单位计费,该规定自2021年7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


数据显示,呼和浩特现有4500多个停车场,超10万个停车位,机动车保有量截止2020年12月达到128万辆,与车辆成倍增长的势头相比,呼和浩特的停车位数量一时间成了“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当然,针对“一位难求”的停车现象,呼和浩特也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


2017年1月,呼和浩特市印发《呼和浩特市独立式机械立体停车设备安装及使用实施办法》,建设立体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2019年1月,呼和浩特市规划1.8万个免费停车位缓解市民停车难;2021年5月,呼和浩特升级改造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着力解决停车难。只是,停车难现象有所缓解的同时,停车贵的现象却并没有就此解决。


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对于市民来说,周末节假日开车逛商场、吃饭是消遣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停车费用的上涨,呼和浩特市民的出行成本也在逐渐增加。以呼和浩特中山路商圈为例,沿路各停车场收费不等,每小时4块、5块、6块,更有甚者停车一小时收费8元。“昂贵”的停车费也让呼和浩特市民调侃,几小时的停车费堪比一张团购的电影票。


时代发展到今天,汽车已非奢侈品,而是一种刚需,只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即使是刚需,依旧还会有人不愿买车,而劝退这些人放弃买车的不是车辆本身的价格,也不是车辆违章、车辆事故,是诺大的城市里,没有爱车的容身之处,是诺大的城市里,高的离谱的停车费用。


呼和浩特停车收费有了新规定!停车难、停车贵要终结?


城市治理是一个艰难课题,而“停车难”、“停车贵”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停车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刚需的今天,如何解决好“停车难”,怎样避免由此催生的“停车贵”现象打破市民的幸福感,不仅需要倾听市民的呼声,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推进。


从停车收费计费方式发布调查问卷到停车收费新规实施,呼和浩特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那么距离呼和浩特彻底解决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还会远吗?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