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内蒙古大商城这颗钉,盘活回民区这盘棋,城市向西,未来可期

来源:内蒙古财经网时间:2021年05月10日编辑:刘宇
导读: 近日,呼和浩特最大烂尾楼内蒙古大商场迎来转机,正式由碧桂园集团接手。内蒙古大商城位于呼和浩特城西的重要位置,拔掉内蒙古大商城这颗钉,盘活回民区这盘棋,呼和浩特城西发展指日可待。

呼和浩特最大烂尾楼项目在三次挂牌两次流拍后,终于有了收获。


2021年5月8日,原内蒙古大商城的2021001号土地,由碧桂园集团以7.11亿元竞得。


按照规划要求,碧桂园除了要配建公租房、社区用房等设施外,还要代征道路、绿地面积15.489亩;地块上所有建筑物,在住宅用地的规划前提下也将拆除。


烂尾了10年的内蒙古大商城的物理坐标将有一部分,随着碧桂园成功摘牌而成为记忆。


没有必要再去嚼“最大烂尾”的过往。眼前的信息是:No.1的房企接盘,带来的不是终结,而是翻开了呼和浩特回民区城市西部发展新的篇章。


在碧桂园以“抄底价”杀入呼和浩特城西之际,有必要了解一下碧桂园的履历。


碧桂园,累计服务了超过1400个城镇,超过450万户业主。是全球房地产行业一把交椅,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111名,连续11年排名提升的房地产企业。


最为神奇的是,碧桂园的口号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身体力行者”。2020年财报显示,碧桂园在一二线与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6%+54%,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


一个是深耕三四线城市,一个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冉冉升起的“新星”,呼和浩特城西和碧桂园联姻,似乎并没有障碍。


和房企无障碍进入一样,更没有障碍的是呼和浩特这座城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今年4月30日正式实施的“零门槛”落户政策,为人才敞开了大门。


“中国乳业之都”顺利通过复评,伊利、蒙牛分别进位至全球乳业第5位和第8位;100万吨煤制乙二醇,光伏单晶硅,生物制药等一大批项目上马;启动了中国“金融云谷”建设,京东亚洲一号内蒙古智能物流园投用;华为集团区域总部基地项目达成落地意向,西贝餐饮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呼和浩特产业格局正在成型。


具体到呼和浩特城西,具体到呼和浩特回民区,内蒙古大商城的“重生”,更显出时间刚好的契机。 


三年前的2018年,呼和浩特提出城西一体化发展,西部城区规划出炉。


作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稳居自治区103个旗县区前列的回民区,正在借着这股东风发力:


金海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区;中山西路商贸业集聚发展核心商圈、成吉思汗西街商贸业集聚发展新兴商圈、巴彦淖尔路新兴商贸业集聚发展生活商圈;海西路汽车综合贸易中心、金一道物流中心、彩虹桥二手车交易中心、西二环五金机电交易中心、光明路建材交易中心和县府街生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等“一区三圈六中心”建设项目仿佛众星拱月,让原内蒙古大商城的区位优势得到了极大凸显。


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原内蒙古大商城所处的光明大街以北、呼钢东路以西,金海工业园区以北的区位,正处于区域经济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结合部上。


只是,好地段发挥不出好作用,好区位搁浅长达10年。


内蒙古大商城像卡在回民区城市一体化咽喉的一根刺。


碧桂园接盘,内蒙古大商城被盘活,其城西核心地位得到了再次显化。


在属性上看,碧桂园把内蒙古大商城的商业性质变为住宅模式,不仅承接了周边产业资源的财富辐射,也对周边人口形成了虹吸效应。西部城区发展得到了助推,进而促使呼和浩特回民区成为西部城区中心城区,给西部城区楼市的崛起带来新的机遇。


从产业布局上看,原内蒙古大商城板块,补足了由祥生地产和呼和浩特回民区万达广场组成的文旅和商业产业集群的短板。在回民区酒店、餐饮、旅游等形成经济生态链后,成为了城市人口吸引力的托底之作,为区域乃至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范本。


城市发展的历程一再证明,大型房企的进驻对一个城市区域的崛起至关重要。在呼和浩特一体化发展向西拓展的时刻,碧桂园7.11亿拿下内蒙古大商城,扛起了助推区域发展的大旗,“复活”内蒙古大商城,让城市西联由将来时变成了进行时。


碧桂园落子呼和浩特城西,是回民区房地产格局的洗牌,也是人居环境的提升,更是将呼和浩特城市西联的进程推向一个新阶段。与主城区紧密相连的原内蒙古大商城板块将是享受产业红利、人才集聚效应的焦点。由此,城市向西发展格局呼之欲出。


拔掉内蒙古大商城这颗钉,盘活回民区这盘棋。窗户已经打开,是时候对这片区域的未来发展展开想象与期待了。


城市向西,未来可期……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