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较去年增加9500余只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3年05月08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日前,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2023年春季水鸟监测工作完成,通过与2022年同期调查数据对比,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类基本持平,数量增加了9500余只。

日前,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2023年春季水鸟监测工作完成,通过与2022年同期调查数据对比,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类基本持平,数量增加了9500余只。


按照《2023年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实施方案》,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于4月17—25日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开展春季水鸟监测工作。本次监测通过分区直数法和可变样线法开展工作,共涉及监测点位43个、样线6条,主要涵盖贝尔湖银海岸、乌兰诺尔管护站核心区、嘎拉达白辛管护站核心区、拴马桩管护站辖区、呼伦沟管护站辖区及保护区周边等地区的河道、湿地、滩涂、草甸、芦苇沼泽、柳灌丛生境。


经细致梳理和统计,本次调查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12目26科46属65种29157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5只,分别为猎隼、草原雕、玉带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2种1806只,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分布、迁徙情况开展常规监测,可以了解鸟类的迁徙时间节律、迁徙路线、停歇繁殖情况及栖息地变化,明确保护区内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对鸟类的生存影响,从而为鸟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大对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同时,全民参与、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为干扰显著降低,使得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湿地面积逐渐扩大,呼伦湖野生鸟类种类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