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呼伦贝尔蓝”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3年04月17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着骄人的战绩。2022年,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连续7年位列全区第一。今年1—2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仍为100%,继续领跑全区。

4月的呼伦贝尔,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蓝天白云,美得令人窒息。不需要任何特效,不需要任何滤镜,随手拍出来的天空,就像精彩大片。


蓝天常在、空气常新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位推进,精准发力,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着骄人的战绩。2022年,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连续7年位列全区第一。今年1—2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仍为100%,继续领跑全区。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污染防治攻坚战涉及多个战役,其中蓝天保卫战对于呼伦贝尔来讲,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对此,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2018年,呼伦贝尔市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全面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


2020年,全市高质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区名列前茅。


呼伦贝尔市先后制定实施《呼伦贝尔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呼伦贝尔市散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呼伦贝尔市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呼伦贝尔市“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呼伦贝尔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方案,并颁布实施了我市第一部地方性大气保护法规——《呼伦贝尔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优化结构,突出治本


呼伦贝尔市在推进蓝天保卫战中,注重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入手,探求呼伦贝尔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治本之策,不断夯实环境质量改善的硬支撑。


“利用污水中的余热提取热量,经过压缩可供采暖,既减少了燃煤锅炉对空气的污染,又可以使污水再利用,同时还降低了成本,一举三得,何乐不为。”呼伦贝尔北控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介绍污水源热泵技术时说。


据悉,这项技术可以代替燃煤和集中供暖,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少、运行效果稳定等显著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应用这项技术的还有海拉尔热电厂中水处理站,自2015年实施污水源热泵技术改造以来,供热费用从40万元降到10万元左右。


强化执法,铁腕治污


开展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制定《重点污染源超标监控流程》,切实强化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开展各餐饮企业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情况实地排查,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切实减少了餐饮油烟污染对周边住户的影响;强化企业进出厂车辆道路扬尘综合管理,保证绿色健康通行。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大铁腕治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形成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各市直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协作,积极推进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7—2022年,累计完成旗市区城镇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1545台,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34家,工业窑炉企业综合治理84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70家。


“十四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提升空气质量,让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