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做大生态“绿银行” 托起百姓“致富梦”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3年04月11日编辑:封雅静
导读: 呼伦贝尔在增绿护绿的同时,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绿水青山成为推动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山的秀丽,草的青翠,林的葱郁,水的灵动,造就了呼伦贝尔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构成了祖国北疆的一道靓丽风景和生态屏障。


保护生态是涵养价值,创造转化是升值价值。大力开发家庭旅游等文旅项目,引进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产业,推动绿色高端有机农畜产品价值转化……呼伦贝尔在增绿护绿的同时,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绿水青山成为推动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提升规模 开拓市场


全力做好林下经济文章


羊肚菌试种成功,积极引进“大球盖菇”,建设中药材合作社,发展林木加工产业……呼伦贝尔市把林下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经济种植,围绕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推动林下经济集约化、市场化发展,2021年全市林下采摘产业总产值达到4550万元。


“要围绕孙绍骋书记在呼伦贝尔市调研时提出的‘一定要把林区产业发展好’‘抓好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林下经济’重要部署,积极对接、深入研究,全力做好发展林下经济各项工作。”市委书记高润喜在2月23日书记专题(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为呼伦贝尔市进一步做好林下产业提质增量文章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思路举措。结合发展定位,立足资源优势,呼伦贝尔市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中不断展现新作为。


——延伸林下产业链条。立足林下资源优势,呼伦贝尔市坚持以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和提高产出效率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扩大林果、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业,林禽、林虫、林特等林下养殖业规模,不断提升产地趁鲜加工、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研发等技术能力,切实形成上游抓基地、中游抓加工、整体抓联动的发展格局。


——打造行业领军品牌。依托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号召力,呼伦贝尔市积极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形成一批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品牌集群,打造一套符合国家标准的产业品牌认证体系,以优秀产品带动形成优势品牌,以优质发展抢占优良市场,着力打造呼伦贝尔林下经济“金字招牌”。


——积极开拓林木加工高端市场。呼伦贝尔市加快林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发展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产业,推动进口木材落地精深加工,努力扩大产销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推动以木材利用为主的森林工业,向森林景观利用、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等多元化发展格局转变,全面提升林业产业综合发展实力。


创新业态 彰显特色


推动生态旅游提质升级


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鹿铃声声,唤八方来客——猎民们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今年春节,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布冬霞部落,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走进“撮罗子”里品尝鹿奶列巴,与山间精灵驯鹿进行亲密接触,沉浸式感受鄂温克族民俗文化,一派热闹的景象。


布冬霞一家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众多投身旅游业乡民的缩影。如今,一户户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牧户游、农家乐、林家乐等家庭游已在呼伦贝尔“遍地开花”。百姓端上了“金饭碗”、吃上了“旅游饭”的背后,是呼伦贝尔市为推动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呼伦贝尔市聚焦全域全季全业发展,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游客主角作用,打破地域界限,深化地企合作,积极打造呼伦贝尔大森林、大雪原等特色文旅标识,拓展升级产业层次,实现文旅、林旅、体旅、科旅、医旅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提高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水平。


——丰富特色旅游项目和文旅产品。依托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建成了森林湿地生态观光型A级旅游景区14个。同时,将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成功创建了额尔古纳市室韦村、鄂温克族自治旗伊兰嘎查等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村等3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及41个自治区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


联农带农 品牌赋能


谱写乡村振兴致富曲


在额尔古纳市三河回族乡蒙宝来牛羊肉专卖店,店主李雪每天都会通过抖音直播间向顾客展示各种食材的特色和做法。随着直播带货农产品的主播越来越多,呼伦贝尔丰富多样的绿色高端农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了世界各地,在推动呼伦贝尔市绿色发展的同时,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眼下,呼伦贝尔市正聚焦“不返贫”“可持续”“能致富”,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大农牧民在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呼伦贝尔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用足用好京蒙协作机制,培育壮大农村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深化农牧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快示范家庭农牧场创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100个。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推进农牧林区通信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农村牧区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


——深化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扩建14处农村牧区集中供水工程。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呼伦贝尔大地将继续鸣奏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激扬交响,接续谱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崭新乐章。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