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奈曼旗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好农村。着力建设美丽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农村厕所改造,做到方便、实用。2019年以来,全旗共改造户用卫生厕所25512户,其中水厕2278户、旱厕23234户;关注生活垃圾处理,科学规划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车辆、人员配备,按照“村收集、镇转运、旗处理”模式进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2022年,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采购一批人居环境管护设备,包括电动三轮清运车450辆、垃圾桶530个、垃圾箱60个、清扫工具16套。建设垃圾中转站13座,购买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和真空吸污车15台,新建垃圾存放点和垃圾堆放场2处,完成六号农场清洗吸污车购置和青龙山镇互利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破旧路面、危房进行重点改造,保证人民群众出行、居住安全。
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名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2022年,完成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39.8万亩、无立木林地补植补造16.5万亩、欧投行贷款造林8万亩、退牧还草工程3万亩,新增生态经济林10万亩。在沙日浩来、八仙筒、兴隆沼等地建设木本粮油基地1万亩。
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品质。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和党员、团员、民兵、巾帼等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落实“门前三包”,开展“清洁之家”创建,持续开展村屯环境和庭院居室卫生整治,彻底清理庭院内乱堆的柴草、乱放的农机具,门前乱倒的生活垃圾,街巷内的畜禽粪污,村内多年形成的积存垃圾和村庄周边、垃圾点周围的垃圾。清理高等级公路、国道、县(乡)道、通村道路、田间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农膜、滴灌带、农资包装物以及施工垃圾、建筑垃圾等,坚决杜绝就地掩埋、焚烧等行为。建议结合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清理河道沟渠内和路边林带的白色垃圾、水毁垃圾;全面推行乡风文明“五个一”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创建美丽庭院、清洁村庄、洁美家园。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建管并重”,针对人居环境长期管护工作,指导嘎查村修订村规民约,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屯绿化管护办法》等长效管护制度,建立健全管护队伍,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动员其参与到乡村生态振兴各个环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打通乡村生态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