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绿色画卷

来源:乌海日报时间:2023年03月20日编辑:封雅静
导读: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紧紧围绕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打造充满绿意的宜居城区,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乌海市乌达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紧紧围绕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打造充满绿意的宜居城区,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乌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的工人正在对城区树木和西山防护林进行松土、施肥与修剪等工作。工人们利用随身携带的修枝工具调整树形结构,修剪枯枝败叶,一颗颗树木很快就焕发了新颜,枝条吐绿,给城区送来了春的气息。据了解,早春时节正是修剪树木的黄金阶段,工人主要是清除枯枝败叶,修剪伤残枝条和无用枝条,更好地为健康枝条提供养分。


2021年,乌达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接收了乌海能源公司移交的皇冠路小树林,让这片杂乱无章的小树林焕发了勃勃生机。刚接收时,小树林中堆积着大量枯枝败叶,树木死株现象严重,林木间间距过密,影响树木的生长,也没有铺设滴灌设施,做不到精准养护。


中心根据现场勘验情况,开展皇冠路小树林提质改造工程,先后组织800余人对皇冠路与路西小树林进行树木修剪,清理枯枝败叶和死株林木,建设灌溉系统,补植新苗木。经过规划和移植补种新树木,形成了以卫茅为主,云杉为辅,小树林后面的部分保留了沙枣树和国槐,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观布局。经过几个月的提质改造,累计清理死株树木1930株,种植新苗木3131株,回填土方1312立方米,安装网围栏约580米,修剪枯枝约41800平方米,安装绿化主管道1140米。


近日,来到乌达区西山公益防护林看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40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正在开展绿化护林志愿服务活动。这些退役军人化身“绿色卫士”,修剪枯枝、扩坑填土、清理杂草、粉刷石碑,现场一片忙碌身影。


“我是土生土长的乌达人,现在60多岁了。我小的时候,这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城区也没有多少树,春天经常有扬沙天气。经过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城市的绿化越来越好了,随处都可见到绿色。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保护环境。”退役军人贺志英说。


2006年,乌达区将西山沉陷区绿化造林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就此拉开了西山绿化造林大会战。乌达区组织机关、学校、厂矿、民兵等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每年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数达到10万余人次。经过17年的植树造林,西山公益防护林已完成造林近400公顷,栽植适合乌达区土质生长的樟子松、国槐、柠条、白蜡等树种60余种、80万株以上,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公益林长势良好,部分区域已出现密林区,野兔、沙狐、灰鹤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被工作人员发现。据了解,养护人员每年从3月起就开始清理干树干枝,灌溉树木,检查管网渗漏情况,及时进行树坑清理和树木打药,防止病虫害的侵蚀。同时加强巡查,防止火灾和偷盗林木事件的发生。据了解,乌达区计划在3月底前完成城区主要路段、110国道乌达段等380万平方木的绿地春季养护工作,计划修剪大中型乔木与常青树近30000余株。


截至目前,乌达区园林绿化管护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做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了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高低错落、多色相融的绿色生态屏障,为居民营造了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