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为绿铸魂 向绿图强

来源:赤峰日报时间:2023年03月17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走进赤峰敖汉旗双井林场,无边的绿意扑面而来。苍松叠翠,杨柳成行。鸮鸟狐狸时隐时现,野兔山鸡出没其间。一幅壮美画卷恣意铺展在世人面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绘就这幅生态文明画卷的伟力,源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滋养。

走进赤峰敖汉旗双井林场,无边的绿意扑面而来。苍松叠翠,杨柳成行。鸮鸟狐狸时隐时现,野兔山鸡出没其间。一幅壮美画卷恣意铺展在世人面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绘就这幅生态文明画卷的伟力,源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滋养。


敖汉旗双井林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横跨黄羊洼镇、古鲁板蒿镇、玛尼罕乡、木头营子乡四个乡镇。该场成立于2018年,其前身是由国有敖汉旗双井林场、国有敖汉旗木头营子林场、国有敖汉旗马头山林场、国有敖汉旗古鲁板蒿林场组建而成。林场总经营面积22.26万亩,有林面积17.42万亩(乔木林地146660亩,灌木林地27495亩),森林蓄积量2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8.2%。天然植被主要以针茅、沙蒿、甘草等沙生植物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山鸡、狐狸、刺猬、猫头鹰等。


双井林场经营区域是敖汉旗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面积为22.26万亩的林区,森林起源全部是人工林。也就是说,17.42万亩的森林,是一代又一代林场职工人工栽植出来的。茫茫沙地,点点绿洲连缀,终成绿色海洋。这需要时间上的延续,更需要精神上的接力。绿树成林、绿水青山,是几代林场职工的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激励着双井林场人向绿图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双井林场铸魂培根。


这里有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明晰思路。


双井林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提高敖汉地区林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坚持把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以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一减三增两改”林业发展战略,实施退化林分改造修复项目。重点抓好经济林丰产示范园建设,大力推广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不断加大文冠果木本油料优良品种选育和山杏优良品种嫁接改造,积极推广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树与其他优良的乡土树种,实行针阔、乔灌混交造林,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森林群落,不断建设和筑牢敖汉北部生态屏障。


建场4年来,通过项目建设和社会资本带动生态建设,持续增加造林面积。林场增加有林地面积20100亩,其中蚂蚁森林造林项目达12000亩,积极打造国、省公路两侧绿化精品工程,完成绿化面积4000余亩,完成京津沙源工程造林3300余亩,森林保险灾后恢复800余亩;森林抚育项目1.2万余亩;项目建设都通过验收合格。四年内育苗生产面积达到1159亩,产合格苗木2000多万株。


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健全完善了《双井林场林长工作制度》及配套制度,林场成立以场长为林长、副场长为副林长的领导小组,下设林长制办公室,制定相关职能职责,明确分工,划分网格员,做到制度上墙、网格图上墙。各分场也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意见,成立了护林队伍。以会代训抓落实。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2022年度共召开涉及防火、森林经营、野生动物巡查等工作会议3次,发挥了总场、分场两级林长在林业保护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建立公示牌制度。在交通主要路口、林长制工作亮点等处规范设置林长制公示牌4处,公示林长姓名、电话、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要素。四是制定实施方案。林场林长制办公室依据《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敖汉旗双井林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与林场各项林业生产相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五是签订林地保护协议。双井林场森林资源面积较大,林长制办公室充分利用四个分场人员结构层次,划分分场场长和业务员作为林地及网格员的监督员,林长制办公室共设立8名监督员、19名网格员(护林员)。


如今,双井林场社会稳定、职工安居乐业、家庭和谐。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旗委、旗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在生态建设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全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统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干部职工在林场党总支部的带领下,昂首阔步再立新功。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