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工业节水增效 助推绿色发展

来源:乌海日报时间:2023年03月16日编辑:张雅娟
导读: 近年来,乌海市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落实高标准定额管理、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等多种举措,推进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年来,乌海市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落实高标准定额管理、推动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等多种举措,推进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日,在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中水回用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加紧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该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总投资6371万元,计划于今年5月完工,届时将大幅提升公司生产污水利用效率。


“该项目属于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是为了实现生产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降低企业水耗,提高企业整体水污染治理水平。项目正式实施后,出水可达到工业脱盐水标准,每年可减少排水120万立方米,全部用于公司生产系统。”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环保部部长胡昊说。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机封水回收、冷凝液回收、新建脱盐水加超浓水装置等一系列技改项目,将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站水综合重复利用率达到98%,公司各产品生产用水量明显下降,今年企业中水回用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厂工业废水“近零排放”。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节水实践只是乌海市工业节水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乌海市印发《乌海市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


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去年,该企业积极落实我市节水控水工作要求,改进污水处理工艺,以“绿色脱盐”技术替代原先的双膜法脱盐工艺,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动力事业部工作人员杨永和告诉记者:“使用绿色脱盐工艺技术,使我们企业的水资源利用率由曾经的56%提高到现在的96%,每年节水约507万吨,减少废水排放94.7%。纯盐水的吨水能耗降低了95%以上,真正实现了低排放、低能耗、低成本。”


近年来,乌海市紧紧抓住国家“双碳”“双控”的有利契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低水耗、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对标《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产品领跑和先进定额,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节水升级改造,确保重点行业应改尽改,去年,全市共完成11家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量262.3万吨。同时,我市还鼓励园区企业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实现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全力构建“污水处理厂+企业”的“点对点”再生水回用系统,建立“三区一园多点”的再生水利用布局。


“今年我们将推动8户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预计节水量489万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实行水资源预算管理,推动工业用水计量监测全覆盖,统筹调度水资源存量,完善水权流转体系,促进水指标高效利用,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快节水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确保深度节水控水取得显著成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与综合利用科科长魏少龙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