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从2021年开始陆续对全市的古树名木实施保护复壮工程,2021年对18棵一级古树进行保护,2022年对25棵二、三级古树进行保护,今年将对25棵二、三级古树进行保护。计划到2025年对全市的古树全部进行保护复壮。前期工作进行完毕后,计划4月底开始施工。
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2018年自治区古树名木普查结果显示,呼市地区共有散生古树157株(其中林草部门负责保护127株、园林部门负责保护30株),古树群10处(有古树14098株)。按树种划分,共有12科20属,以杨树、榆树、松柏、杏树居多;按树龄划分,有一级古树18株(500年以上,最老的古树树龄为840年,在武川县哈拉合少乡),二级古树37株(300年—499年),其余为三级古树(100年—299年)。这些古树主要分布在古建筑、村落、民居、山区等处。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古树名木。依托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全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分级保护和管理。对一级古树和古树群推行“养护责任单位+护林员”双重管理机制,每月以图文形式对古树生长状况进行上报回传,更加高效快捷地完成外业信息采集任务。此外,对古树名木设立“二维码身份证”,实现“一树一码”管理,通过手机扫码可获取古树的树龄、树高、位置及习性、历史人文等详细信息。按照“一树一策”原则,制定《呼和浩特市一级古树保护方案》,对全市18株一级古树实施装避雷针、支撑、封堵树洞、新建树池、护栏、透气铺装、枯朽枝干处理、根部保护、地表土壤处理、有机肥复壮、叶面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保护措施。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