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哈力盖图村242头肉牛出户入园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时间:2023年03月08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近年来,为保护大黑河源头的生态环境,卓资县十八台镇立足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以标准化养殖为规范,积极探索农户肉牛养殖“出户入园”,不久前,哈力盖图村242头肉牛出户入园搬进新家。

近年来,为保护大黑河源头的生态环境,卓资县十八台镇立足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以标准化养殖为规范,积极探索农户肉牛养殖“出户入园”,不久前,哈力盖图村242头肉牛出户入园搬进新家。


走进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集中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牛舍基础设施齐全,明亮透气,一头头肉牛膘肥体壮,争先恐后地吃着草料,显然它们在这个新家生活的无比舒适。


去年,哈力盖图村利用2021年衔接资金1082万元,投入建设了12栋牛舍、10个青贮池、3栋草料棚以及牲畜处理粪便的二级养化池,占地面积44.5亩,存栏量约720头肉牛,吸纳本村及周边散养农户投入到集中养殖场进行养殖。目前村里的18户(散养户)已经率先进驻养殖场,242头肉牛已出户入园搬进了新家。


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村民布和养了16头牛,村里标准化人畜分离养殖场建成后,他把自家的牛全部迁入养殖场集中饲养,这让他舒心又安心。


同布和一样,依靠自己双手走向致富路的还有68岁的康福玉。走进他负责的养殖圈棚,干净整洁。他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养殖成果:“我这个棚里面养了11头牛,设施都很齐全,平时还有人给讲课,让我们能学点经验,再多多地养点儿牛。”


哈力盖图村现有肉牛养殖户66户700头,其中散养殖户62户420头。以前主要以家庭养殖为主,场地有限、养殖规模小。如今,肉牛集中养殖场不仅能使肉牛的食、住、粪污化处理更加科学,管理更加便利,还能解决村民养殖技术不到位、销售价格不统一的问题,更有利于集中经营销售。同时,实行人畜分离的集中养殖模式,还能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人畜禽混居的传统落后养殖方式,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养殖户入园后饲养一头牛可节省约3000元成本,且集中饲养可以形成规模防疫,减少因牛类疾病导致养殖户的经济负担,让养殖厂和农户都能获益。同时,还可以将大批村民解放出来,通过再就业来实现增收。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高标准养殖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发挥合作社作用,订单化养殖市场需要的肉牛品种,后期逐步淘汰现有品种,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努力实现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哈力盖图村党支部书记张江波介绍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