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苍苍、林海莽莽、河湖润泽、黑土肥沃。呼伦贝尔25.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构成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了祖国北疆的一道靓丽风景和生态屏障。
呼伦贝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落实“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今年春节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深入我市调研,强调“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林海”“一定要把林区产业发展好”“一定要让林区职工生活幸福”,在奋进的春天里为呼伦贝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有力有效推进市委“五大行动计划”,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扛起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守住绿水青山,厚植生态优势,让绿色发展成为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绿色是呼伦贝尔的底色,生态是呼伦贝尔的根基。保护好大自然赋予呼伦贝尔的绿色生态禀赋,是全市各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使命在肩。呼伦贝尔是我国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对东北乃至华北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
——因为群众期待。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临发展中的新机遇新挑战,全市上下迫切期盼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如何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呼伦贝尔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大局和自治区全局中审视和考量。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和路径模式,把脉定向、精准施策、加压鼓劲,高点谋划工作举措、高位推动生态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呼伦贝尔的政治自觉和行动共识。
“如期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抓住发展主线、把牢生态红线、守好安全底线,加快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高润喜在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完善了思路举措、明确了目标任务,为我市利用积极因素、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加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做好降碳减排、治沙减污、增绿扩绿、转型增长文章,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扎实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样板,坚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了谋深写实做好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的战略定力和思路举措。
今年市委的“开年第一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再次强调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五大任务”,对表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个大起底行动”,对照市委推深做实“五大行动计划”的要求,把所有心思用到谋全局、抓大事上,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促发展上,积极应对挑战,妥善化解风险,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紧抓扩大内需机遇期,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统筹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力,推动投资、消费、外贸齐头并进,促进战线、部门、县域上下联动,全面掀起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攻势,勇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市委书记高润喜的话语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站位高、思路清,才能举措明、成效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去年,我市整体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区前列,绿色发展指标全面全线走在全区前位,“生态”“绿色”不断融入呼伦贝尔的高质量发展基因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如今的呼伦贝尔:春有花、夏有绿、秋有彩、冬有景。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画卷,是呼伦贝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完善生态保护制度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突出彰显。
——实施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18个,完成投资3.9亿元,治理成效被中央环保督察办公室列为正面典型案例。
——实施天保工程3573万亩,完成草原保护修复78.5万亩、荒漠化治理28.6万亩、侵蚀沟治理650条。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巩固拓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连续7年位居全区首位,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68.6%,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单位GDP能耗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信访案件全部办结,立行立改机制得到督察组高度认可,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超额完成、走在全区前列。
——“五个大起底”行动扎实推进,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400亩、处置闲置土地3497亩,收缴沉淀资金4.9亿元,盘活开发区停产企业14户、停建项4个,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的呼伦贝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天蓝、地绿、水清、土净逐渐成为最靓丽的发展底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定不移地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质高效落实孙绍骋书记“三个一定”指示要求,做到知行合一谋发展、立足优势促转型,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我市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上努力进行探索实践,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出一条“增绿”与“增收”的双赢之路。
站在新起点上,我市聚焦战略定位,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实行“4+5+N”的整体推进机制,推动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特色更加彰显、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供给更加充实、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生态产业乘时乘势发展举措更加精准、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转型更加有力。在产业转型、产业延伸、产业升级、产业多元、产业集聚等方面用力见效,结合生态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力转换方式、转变路径、转型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坚持在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先进牧机制造、冰雪经济、数字经济、通航临空等领域深耕着力,加快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深化生态产业乘时乘势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发挥和放大绿色优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努力在全国率先趟出一条提升森林生态价值的路子来”的指示要求,统筹做好增汇、减排、入市三篇文章,让呼伦贝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前、作示范。发挥新兴业态、林业资源、地企联动和区域协调等优势,做好林下产业提质增量文章,提升冰雪装备本土制造能力,加快文旅产业产品服务升级,积极开拓林木加工高端市场,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互促互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