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05天,优良率83.6%,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土保持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区优秀等次,完成矿区集中连片治理11平方公里……2022年,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治理三年行动,聚焦“七治”全面发力,全市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生态乌海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
狠抓落实不松劲
全力推进环保督察整改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委、市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发展问题来抓,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市长办公会、市政府常务会40余次,专题研究部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调研督导20余次,推进解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突出问题。成立了3个督导组,对三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全面督导,推动了大量环境问题的快速整改。开展了全市生态环境大检查,摸排整治各类环境问题500余个。颁布实施了《乌海市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制定印发了《区委、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日常调度考核细则》《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七治”工作标准》《乌海市PM10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乌海市露天矿山排土场专项整治攻坚方案》《乌海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以案促改排查整治专项方案,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制,细化了治理措施,明确了目标责任,为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保障。
同时,全市上下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通力合作,抓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印发《乌海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35件案件已办结34件,阶段性办结1件,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配合工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2022年,我市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排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
———蓝天越来越多。过去一年,我市共审批项目环评123个,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倍量替代,未审批限制类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组织实施治理项目51个。全市完成清洁取暖3749户,计划改造59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完工。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攻坚战,围绕10项重点任务开展了2022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现场专项执法检查。持续强化煤炭洗选企业煤矸石堆场自燃点巡视、巡查和“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进行无死角、拉网式摸排,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启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和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管理平台,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交通运输装备。尽管受到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影响,2022年,我市各城区、产业园区和矿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首次实现同步改善,首次实现优良天数“双满月”,首次出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优良超百天,市民收获越来越多的“乌海蓝”。
———碧水源远流长。我市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水安全“五水共治”,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四水四定”举措,让黄河水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排得出。
我市积极推进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监管工作,利用协同监管平台,结合监测数据及现场检查,严肃查处无证排污、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按照《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每月开展入河排污口巡查、监测;推进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界碑、标识牌、警戒牌等规范标识和视频监控设施;实施跨界流域联防联治。与石嘴山市签订《黄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并根据协商机制、研判预警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合力推进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净土绿地常在。我市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管理,督促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及隐患排查;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区域为重点,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市生态环境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建立了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管理机制,共享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结果,推进优先管控污染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切实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定印发了《乌海市2022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对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考核。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加紧进行管廊建设、铺设线路,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劲头不松、速度不降、力度不减。
“两套PTMEG装置将于今年2月份试车。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5亿元,占地约2700亩,主要产品为BDO(1,4—丁二醇)、PTMEG(聚四氢呋喃)、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项目投产后,能进一步提升乌海可降解塑料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该公司副总经理俞忠波说。
新发展阶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是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2年,我市统筹环境容量指标,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华恒可降解塑料、三维BDO一体化、永太二期、东晶光伏等32个项目出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确认书;印发了《乌海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乌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融入碳市场建设,编制完成《乌海市2020年温室气体清单》并通过评审。公开2019年—2020年碳交易相关信息情况,完成13家发电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复查工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踔厉奋发、接续努力,把生态环境建设蓝图绘到底。在新征程上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大美乌海”新篇章。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