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张永全到奈曼旗青龙山镇任党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利用近一个月时间走遍全镇28个行政村,深入了解青龙山镇发展状况,挖掘发展优势与要素条件,提出了“山水城共融、农文旅同兴”发展思路,把这一思路定位到“生态青龙山、品牌青龙山、平安青龙山、宜居青龙山、幸福青龙山”五个青龙山创建具体工作,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张永全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生态青龙山”。以山区水源涵养、水土流失防治,山地动植物保护为重点目标,在加强无立木林地恢复造林的基础上,大力争取实施退耕还林项目,选择文冠果、药桃、“两杏”为主的节水耐旱树种,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多种模式,完成无立木林地造林1645亩,欧投行造林1700亩,发展“经济林+特色经济作物”效益型生态建设面积达到2.1万亩,带动全镇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张永全注重生态建设与管护并重。在加强效益型生态建设基础上,积极推动发展现代化养殖业,严格落实全年全域禁牧政策,实行舍饲圈养。扶持中小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行“人畜分离”养殖模式。扎实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逐步解决养殖与生态保护矛盾,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青龙山镇是贫水地区,雨养农业是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最大限度留住天上水,涵养地下水,同时也为破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机械化作业率低等问题,张永全主导申请实施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万亩,使全镇梯田总面积达到9.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6.3%。在实现农民耕作降本增效的同时,梯田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大生态保护功能凸显。
在建设梯田留住天上水的基础上,张永全提出发展节水旱作农业。依据当地甘薯种植传统,考虑到甘薯种植既可节水,又可避灾,同时与传统玉米对比,种植效益更高的实际,提出了持续打造甘薯特色小镇、建设“品牌青龙山”的思路。立足于构建甘薯全产业链,通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争取资金实施种苗繁育、小加工、小存储项目建设,联系徐州甘薯研究所开展甘薯耐冷品种创制选育等方式,逐步形成了集甘薯科技研发、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全镇年种植甘薯面积达到2.2万亩,年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群众在甘薯特色产业链上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产业振兴的势头越发强劲。
张永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努力推动青龙山形成以山水资源、田园风光为主,寓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20万元,协调专业机构编制《青龙山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青龙山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牵头设计实施青龙山洼自然生态景区与八虎山庄旅游自驾车露营地+陈国公主墓(萧氏家族墓群)+甘薯科技示范园和山地高标准水平梯田旱作农业园区一体化农文旅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逐步构建了全域旅游框架。目前,青龙山洼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八虎山庄自驾车露营地成为中国4C级自驾车露营地,八虎山庄旅游区以契丹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民宿被自治区评为五星级招待户,四一村被评为自治区旅游重点村……在青龙山,全域旅游的带动效应正在持续放大,全镇年招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超1000元。
如今,在张永全的带领下,青龙山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同时,张永全的努力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2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