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绿色转型 美不胜收

来源:兴安日报时间:2023年01月10日编辑:刘旭
导读: 1月4日,漫步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整洁的道路、干净的厂区映入眼帘,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现代化钢企已初具规模。

1月4日,漫步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整洁的道路、干净的厂区映入眼帘,绿色、节能、环保、高效的现代化钢企已初具规模。在乌钢主干路旁的宣传栏,记者看到了乌钢治理前的老照片,随处堆放的物料,冒烟的烟筒再加上黑黢黢的厂区,与眼前的景象有着天壤之别。


“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去现场,出去一趟手都黑了,鼻孔里也是。”马宝义是乌钢原料部现场员,他在乌钢工作了30多年,对当年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着难忘的记忆。“现在厂区越来越干净了,作为员工我感到非常自豪!”


作为1958年建厂的老企业,曾经的乌钢设备、厂区环境十分落后,“晴天满天灰尘,雨天满地泥泞”是当时的生动写照。环保滞后导致乌钢产业单一、后劲不足,成为乌钢转型发展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恶化的环境和脆弱的企业生产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成为制约兴安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乌钢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兼乌钢总经理史二明坦言道,“自2014年重组以来,乌钢已累计投资近50亿元,对环保、设备、工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加快企业低碳转型进程。近八年来,乌钢打出的一系列环保技改提升组合拳,让钢铁生产实现了‘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蓝天白云已成常态,实现了‘乌钢’变‘绿钢’的目标,又向特钢迈出了新的步伐。”


如今,乌钢建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干式超净+”超低排放环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项目,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并对原乌钢铁路专用线进行提标改造,为乌兰浩特市每年减少约16.26万辆重型货车的汽车尾气排放。同时,从环保改造到装备升级,再到节能降耗,实现了对所有高能耗设备淘汰,并对烟气、粉尘、颗粒物等进行专业化的环保标准治理,对烧结、球团竖炉实施脱硫改造实现超低排放。对氧气厂、轧钢厂、炼钢厂等敏感部位实施噪声治理,改造铁路线和装卸车设施,实现“绿色”运输,使企业走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乌钢大力搞好厂区绿化硬化,美化厂区环境,投资800万元使绿化面积增长到17万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近1万株。投资1400万元建成料场道路5.9万平方米及5000平方米厂区环路,一座“花园式”钢厂在兴安盟这片绿色净土上崛起。


在1x50兆瓦双超煤气发电项目智能化主控室,正在与技术人员在电子显示屏前观测数据的乌钢能源中心副主任焦立峰告诉记者:“1x50兆瓦双超煤气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后,实现了煤气综合循环利用、低碳节能减排。乌钢年可减少能耗排放5万吨标煤,年发电量约为3.6亿千瓦时,年减少外购电3.2亿千瓦时,年节约外购电费12150万元,年度降低能耗3.9万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约25万吨二氧化碳。”


在乌钢节能减排环保升级技改工程中,一大批国内外的环保专利技术应用到建设当中,企业的电耗、能耗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4%、8%,水耗与2018年相比下降17%。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8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量达35.4毫克/立方米,颗粒物排放量达33.8毫克/立方米,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乌钢变美了,乌钢变靓了,乌钢变好了”已经成为兴安盟百姓和乌钢全体员工最直接的感受。天蓝了,空气清新了,环境变美了,绿色理念一点一点融入乌钢人的血液。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融,已然成为乌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饱满注解。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