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绿水青山织锦绣

来源:乌海日报时间:2022年12月27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我市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过去粗放式发展方式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为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是我市必须作好的时代答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我市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过去粗放式发展方式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为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是我市必须作好的时代答卷。


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把“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遵循,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不断巩固深化“七治”成果成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坚决扛起守护黄河职责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从长河起雄坝、大漠出平湖到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从加快建设幸福河湖,到确保黄河乌海段河畅、水净、岸绿、景美……我市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把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挺在前面,深入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水安全“五水共治”,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四水四定”举措,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让好生态护黄河安澜。


黄河长治久清,管理是关键。我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建立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湖长体系,编制实施了全市26条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为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好黄河河滩综合治理,全面整治黄河河道及支流乱占乱建问题,严禁在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园区,强化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保障河道行洪和生态安全。


我市全面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严格取用水总量管控,对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实行限审限批,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引进先进节水技术,鼓励企业节水减排,引导和支持企业疏干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城镇节水,实施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提升再生水利用率,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节约集约发展道路。


持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整治。我市进一步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界碑、标识牌、警戒牌等规范标识和视频监控设施,定期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巡查,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持续推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持续推进跨界流域联防联治。我市与石嘴山市签订《黄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建立联络人制度,并进行日常沟通,加强协同处置能力建设,推进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一条水沙协调的“安澜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河”正在绘就……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以新的姿容造福乌海儿女。


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硬仗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我市牢记嘱托,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七治”为总抓手,以“零容忍”的态度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推动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生态环境全面重塑。


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既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又是必须担起的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做好的重大民生工作,只有干成、干好、干出成效。


把矿区整治作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主战场,我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建立矿山治理“双责双长制”,由29名厅级领导干部任指挥长,与矿山企业矿长共同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实行“一矿一方案”“一矿一台账”,按照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提速绿色矿山建设。


聚力开展百日攻坚,加快106个煤矿及历史遗留采坑治理,实施矿区集中连片治理,严控矿区扬尘污染,强化矿区监管执法,严控矿山企业作业规模,智慧管控系统精准监控矿山企业生产。


两年多来,我市以对历史负责、现在负责、未来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深化“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的“七治”行动,全力解决环保突出问题。


以“治企”为抓手,坚决淘汰一批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倒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降碳。


以“治水”为抓手,着力开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等行动。


以“治路”“治车”为抓手,加强矿区园区公共道路养护,加大对货运车辆超载、超高、抛、洒、滴、漏、不盖苫布等违法行为联合巡查治理力度,大力推广新能源重卡,设置新能源车绿色通道。


以“治气”为抓手,全力落实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库区扬尘污染整治等专项治理……


实施大气环境整治项目170个,统筹推进矿区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绿色矿山建设,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200多公里矿区道路实现全封闭管理,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持续下降。严格水资源管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幅降低,3座园区污水处理厂和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纳入清单管理,3个工业园区均配套建成工业固废处置场……这一项项环保成绩单,彰显了乌海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决心。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生死战。面对中央对生态治理新要求、群众对生态环境新期待、污染防治工作新挑战,我市将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大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力度,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