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乌拉盖管理区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时间:2022年12月16日编辑:刘旭
导读: 广袤草原,满目葱茏;浩渺九曲,水清岸绿。盛夏时节,乌拉盖草原苍翠欲滴,生机勃发,舒展出一幅辽阔壮美的生态画卷。

广袤草原,满目葱茏;浩渺九曲,水清岸绿。盛夏时节,乌拉盖草原苍翠欲滴,生机勃发,舒展出一幅辽阔壮美的生态画卷。


固绿水青山之本,筑绿色发展之基。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优化顶层设计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拉盖管理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50%以上的土地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管理,深谋发展布局,以“两山”理念引领精耕每寸土地,并贯彻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进发展规划向“生态”聚焦。以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组织开展编制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力求每个环节都融入“生态”元素、每寸土地都植入“生态”基因、每个领域都体现“生态”理念,形成全面覆盖、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成立由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19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两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近三年来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7.1亿元,经统计,2021年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占GDP比重达6.8%。制定了《乌拉盖管理区禁牧休牧制度》《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各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清单》《乌拉盖管理区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政策办法,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权重,2021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比例达21.5%。


厚植生态底色 绿色发展画卷徐徐铺展


“我们主要目标就是立足乌拉盖管理区的自然禀赋,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提升当地生态保护修复与现代草牧业发展水平。”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研发人员胡努斯吐表示。近年来,研究院积极推进乌拉盖管理区退化草地、盐渍化草地、沙化草地治理,加强草原生态牧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顺利完成了生态牧场合理放牧、科学饲喂、智能设备应用等多项示范任务。


科学治理“对症下药”,“风吹草低见牛羊”胜景在乌拉盖草原随处可见。乌拉盖管理区通过与内蒙古蒙草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农科院草原所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对乌拉盖草原退化成因进行科学诊断,针对沙地风蚀、狼毒型退化、严重盐碱化等突出问题,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症下药“,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围封转移、草畜平衡管理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境内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治理率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管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87%,先后入选国家草原自然公园首批试点和国家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


同时,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大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力度,巩固提升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整治成果,推进城乡清洁取暖,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47%,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高标准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乌拉盖奴乃庙水文站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管控目标。


强化产业支撑 绿色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乌拉盖管理区以“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为主线,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创新保护原生态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和全域旅游业,努力打好生态牌,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在“生态+”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实现了美丽与发展双赢。


“这牛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经济效益高……”王金强是乌拉盖草原上家喻户晓的华西牛养殖户,家里有100多头母牛,年纯收入100多万元。一年到头,前来找他咨询购牛的客商、养殖户络绎不绝,2021年,黑龙江一家种公牛站以每头3.5万元的价格买走他家12头公牛犊,母牛犊均价超过2万元。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通过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牧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科技发展和品牌引领带来的红利。据统计,生态牧场标准化示范区农牧户年度人均纯收入是非示范区的2倍;华西牛带动养牛户人均纯收入达8.6万元,较2016年增加5.6万元。与此同时,围绕发展壮大现代肉牛产业,推行“企业+合作社+农牧民”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专家团队引领作用,成功打造王金强、白铁柱、张慧君等数十户乡土“牛”人,辐射带动周边牧户走上科学养殖道路。


此外,乌拉盖管理区依托纯美草原资源、兵团文化底蕴、影视文化影响力,以“生态+旅游+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原生态草原游、牧户游、文化游,积极探索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数据显示,乌拉盖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员1000余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旅游衍生的餐饮休闲服务业安排劳动就业人员1000余人,通过草原穿越、民俗体验、生态观光等形式增收致富的农牧民约3000余人;旅游业带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城乡居民人均从旅游业中增收2400多元。2021年,乌拉盖管理区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76.1%,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达15.8%,较上年均有稳定提升,初步探索形成了“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的转化途径。


展望未来,乌拉盖管理区将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路径,致力建设更加完善的生态制度、更加稳定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的生态经济、更加安全的生态空间、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继续厚植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提升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