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绿色发展

来源:乌海日报时间:2022年12月12日编辑:刘旭
导读: 近年来,乌达区积极服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战略,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乌达区积极服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战略,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拼搏实干的劲头攻坚克难、逐梦前行,推进“七治”工作稳步向前,深入探索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一幅美丽的乌达区生态环境画卷正徐徐展开。


道路建设提质升级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2月7日,记者来到乌达区矿区运煤专线,只见最近修复通车的路段顺畅平坦,造型别致的路灯和交通标志线与整个路面协调相衬,蓝天白云之下,重载货车来回穿梭。


修复前的路段路面坑坑洼洼,存在着不少的碎石坑,每逢降雨季节,道路经常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车辆通行。道路造成的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过往司乘人员迫切希望修复破损路段。


面对运煤专线出现的问题,区交通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问题解决。工作人员分析道路破损情况,了解相关企业运输能力,制定道路修复治理方案,选择技术力量过硬的队伍进场施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修复工作。道路修复过程中,区交通局克服重重困难,稳步推动道路修复治理。“我们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设置了一条运输便道,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输。同时,克服疫情和暴雨等因素导致的材料运输和进场施工难题,确保项目稳步推进。”乌达区交通局副局长肖书渊说。


运煤专线破损路段主要为建安矿东侧路口至黄白茨西侧路段,总长4.5公里,主路与便道总投资3300余万元。技术人员分析通行车辆运输能力,将道路设计标准确定为重载型路面。经过紧张施工,目前,破损路段已基本修复完成,恢复正常通车。


“以前破损路段坑坑洼洼,我们日常跑起运输来很担心。现在修复后的路段特别畅通,交通也不拥堵了,环境也好了,我们跑起运输真是越来越有劲了。”货车司机武永军说。


据了解,乌达区通过成立企业家联合会、“政企合作”等新模式对运煤专线破损路段进行修复。去年以来,乌达区先后修复破损路段14公里,对道路两侧进行全线封闭,建设路边临时应急停车区16个,完善了道路硬件配置,提升了运输能力。同时,区交通局积极优化提升园区道路,充分发挥东源科技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投资3.25亿元整体提升园区通行能力。目前,园区化工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完成,东源南路、乌尔特河南路以及新建跨河桥梁正在开展前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轻重载车辆分流通行。


乌达区落实落细《乌达区矿区、园区道路扬尘污染整治路长制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制度,强化各级路长工作职责,细化矿区、园区公共道路和企业内部道路责任单位和管理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加强道路巡查,确保矿区、园区道路清扫保洁、保养管护、监督管理全覆盖、无盲点。同时,乌达区完善工作机制,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对矿区、园区内道路的管护情况、环境卫生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我们通过新模式对运煤专线破损路段进行修复养护,运煤专线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后,我们将对建设完成后的道路建立起完善、长期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道路畅通高效,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证。”乌达区交通局局长王荣韬说。


精准监测提质效


精诚共治聚合力


12月7日,记者来到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监控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对矿区与园区进行视频监测,各项环境指标在系统上一览无余。工作人员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商讨解决措施。


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包含化工企业挥发性污染物预警监测监管系统、矿区视频监管系统、矿区扬尘监管系统、水务监管系统,后期逐步将企业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危废监控、空气自动站等纳入该平台。


为有效解决化工企业异味问题,乌达区不断加大科学治污力度,努力实现精准依法监管。2018年,乌达区启动了化工企业挥发性污染物预警监测监管系统项目。该系统根据园区各企业主要污染物特征因子,在企业车间、罐区、厂界等重点区域安装异味监测探头81个,能够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控预警。同时,在各企业污处设施安装71套电流监测仪和22套pH监测预警装置,实现企业污处设施的有效监管,达到共治目标。


2018年,为实现矿山企业作业过程实时监管,改变传统的人工现场检查监管模式,乌达区通过“矿区视频监管系统+无人机高空监管”模式对矿区环境的全流程监管。该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将信号传输到监管部门,便于工作人员事前预警与事后处理。目前,在矿山企业安装监控探头31个,同时通过无人机不定期高空巡航监管,实现了矿区环境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水务监管系统建设于2016年,可实现对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电导率、pH值实时监控。同时,企业端配套建设监控小屋,安装红外高清监控探头,实时将影像资料传输到平台内,避免弄虚作假。目前,乌达区已将12家涉水企业全部纳入水务监管系统实时监管。


矿区扬尘监管系统于2016年开始建设,根据矿山开采扬尘特点,采取重点区域重点监管手段,在每家企业的采坑、排土场、堆煤场等重点区域设置监测仪,实现对煤炭开采、渣土运输、原煤堆存、排土场排弃等环节产生的粉尘颗粒物进行监测。


“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靶向目标,精准施策,不断巩固深化‘七治’成果,促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乌达区分局副局长韩志说。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