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森工公司乌力库玛林场生态功能区和517小工队,职工开心的笑声回荡在林海深处。这是职工们盼望已久的季节,即将迎来冬季旅游的“黄金季”。
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人不等不靠,闯出了一条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管护区经济与林下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旅游产业让林区人端上了“潮”饭碗。
激活旅游新产业
深耕生态“责任田”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具有多重效益和价值。森林是大自然馈赠给林区人的“聚宝盆”,现如今,人们端起了“金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全面停伐后,伐木工开始当起讲解员、服务生,很多的林业职工搞起了旅游、从事起食用菌养殖,有力推动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昔日,山里人看不上眼的松塔、果干、蓝莓、灵芝、黄芪等林下产品,如今成为了林区职工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森工公司在517小工队景点原貌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结合林区文化和工队特色,再按照现代宾馆的标准,重新建造了517工队生活体验区,让游客在感受林区工队文化的同时,享受到现代舒适的服务。对外部通往景区的400余米长的道路进行了硬化,修建了一座6×14米的桥梁。木桌、木凳的制作和电路的架接都是职工们自己制作的,节省了资金,同时提高了创造性和积极性。
让林区的绿水青山
变身“金山银山”
初冬,穿行在大兴安岭林区,道路两侧的白桦、樟子松迎面而来,苍劲的树上结满树挂,阳光照耀着洁白的积雪,时有野鸡、狍子等野生动物出现,宛若童话世界。漫山遍野的森林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美丽和心情的舒适,它们还带给人们生态安全和物质财富。
根河森工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与产业融合同步,发挥生态和旅游优势,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激发动能。
在发展森林旅游业上,假日旅游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景区开发、旅行社业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企业。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23家重点建设湿地公园等称号。中心苗圃于2012年底取得了国家园林绿化三级资质,注册成立了内蒙古森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现有苗木生产经营土地2013.6亩。
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上,公司成立了11个林下经济产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林区山野菜、食用菌、野果、药材和种植养殖产品。合作社按照股份制管理模式运作,以职工投资入股为主,并给予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5年累计为319户发展家庭经济的职工滚动提供541.5万元无息贷款。目前,正在筹建林区林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和内蒙古森工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设项目,以构建资源、渠道、产业的融合发展。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