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时间:2022年11月25日编辑:胡丽楠
导读: 近年来,市农牧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突出重点、整县推进、多方参与、系统治理”的指导方针,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黄河流域农牧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近日,记者从市农牧局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市农牧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突出重点、整县推进、多方参与、系统治理”的指导方针,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黄河流域农牧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市农牧局制定印发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推动“绿色农业”深入人心,形成了农牧民自觉参与、各级合力抓落实的有力局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2019年以来,市农牧局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捆绑各级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落实。2021年全市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3.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农药化肥减量工作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大力推广普及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深耕深松、轮作倒茬等技术,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措施,推广精准施肥,加强高效复合肥、微生物菌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的推广应用。2022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3万亩,推广应用大豆根瘤菌剂13.02万亩,建立12万亩“三新”技术示范区,补贴智能化配肥站11个,生产并销售配方肥2.2万吨,开展配方肥补贴27.23万亩。


在农药减量控害方面,建立完善了以“预报总站—中心站—监测点”为框架的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统防统治、生物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减量使用农药,科学使用农药。截至目前,已完成统防统治面积400万亩、绿色防控261万亩。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以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为重点,逐步形成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收、储、加一条龙市场化产业链条。

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方面,构建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不断完善废旧地膜收、储、运及加工各环节。2020—2022年,累计投入资金4668.5万元,累计推广废旧地膜回收示范面积52.57万亩,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15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2.66万亩。


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以粪污无害化处理、粪肥全量化还田为重点,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资源化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巡查指导常态化机制,实现规模养殖巡查指导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达100%。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