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草摇曳、河水幽鸣、鸟儿欢唱……虽已冬季,但在海南区万亩滩村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灰鹤、赤麻鸭等鸟类栖息觅食、引颈高歌,这些跨越千里来此越冬的精灵让乌海充满了无限生机。
为让这些“歇脚”候鸟顺利越冬,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候鸟保护工作。近日,二道坎村居民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便联系服务中心救治。经检查,工作人员判断这只白天鹅应该是受到了鹰、隼等天敌的攻击,经过专人初步包扎处理和喂食后,这只白天鹅的状态逐渐稳定,工作人员又将它送至我市更加专业的救治部门治疗,待完全恢复后将放归自然。“现在居民爱鸟护鸟的意识越来越强。居民告诉我们,他刚发现这只天鹅时,第一时间给它喂食了玉米、白菜,担心天鹅因为受伤怕冷,还放到屋里让它取暖,我们听到后感到特别欣慰。”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蒙建军说。在市民的帮助下,中心近期共成功救治受伤白天鹅2只。
我市位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境内青海湖—三江湿地迁徙路线上,为众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近年来,通过工作人员的持续宣传普及,群众爱鸟护鸟的意识越来越强,很多沿黄河居住的村民在看到受伤鸟类后,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或服务中心,主动救治受伤鸟类。“前几年,我们会在黄河沿岸巡逻时发现一些捕鸟网并拆除,近年来随着人们护鸟意识的增强,在黄河岸边几乎见不到套鸟的现象,这也让更多的迁徙鸟类在我市停驻补给。”蒙建军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海南区秋季候鸟从10月底开始迁徙,迁徙通道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及沿岸,它们进入的第一站便是有着“黄河入蒙第一村”之称的万亩滩村。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天鹅、灰鹤、红嘴鸥、赤麻鸭等鸟类更是在乌海安家落户,由候鸟变为留鸟,特别是大批灰鹤在海南区停留越冬,并且逐年增多。蒙建军说:“万亩滩村盛产小麦、大米,每到秋天收割后会有一些散落的粮食,为鸟类提供了很好的食物;到了冬季,如果遇到下雪等天气,我们会及时除雪,并向栖息候鸟投放玉米,确保它们有充足的食粮。”
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宣传工作,常态化巡护、值守、排查,严密监控候鸟迁徙动态,随时关注候鸟生活状况,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生存空间;同时,监测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自然环境禁牧、防盗、防火、防乱砍滥伐,依法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