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0月,兴安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以上,10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39个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划定,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74.6%,113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32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4%,哈拉哈河(阿尔山段)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发布“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域牌及其主体形象,2020年生态产品总值(GEP)达到4718.7亿元……
如今,“天蓝水清地绿”成为兴安盟人民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细微之处见真章。作为全区唯一一个取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荣誉的盟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环境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
生态治理:绘制“亮丽新名片”
金秋时节,走进乌兰浩特市二道河畔,清风徐徐吹拂,河面碧波荡漾。人们沐浴着凉爽的晨风,享受着时光的惬意。
10月17日清晨,乌兰浩特市新城街办事处副主任、镇级河长韩香玉像往日一样在河边巡护。“三年前这就是一条臭水沟,二道河流经的几个村子都把这里当垃圾场。你看看现在这环境美得跟人间仙境似的,天天晚上都有人来这儿散步。”韩香玉说,“自从市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河湖整治的工作进一步实化、细化,成效非常明显。接下来我们还要再搞些基础建设项目,争取把二道河打造成水利风景区。”
二道河的华丽变身,是兴安盟生态治理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盟坚持把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沙化荒漠化防治、水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截至目前,我盟森林覆盖率达到33.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4%,分别高于全区10个和30个百分点。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43.5%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建成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假期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就来这里玩儿。现在这里变化挺大的,听说已经是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了,作为家乡人,我真是挺骄傲的。”10月1日,带着家人和孩子在洮儿河湿地公园踏青的游客李静告诉记者。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依托乌兰浩特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优越生态、优美景观的天然优势,整合湿地森林、两河汇流、南屏险峻、水乡风情等优质资源,以亲子、研学、微度假、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与节事休闲体验为导向,建设了深林鹿苑、迷雾森林、听涛秘境、轰趴部落等21个景点及业态。
2022年,我盟发布了“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域牌及其主体形象,“源在兴安—自然兴安 盟生万物”农牧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兴安产 安心选”兴安盟区域公用品牌广告语以及“与山盟 与水盟 与兴安盟”兴安盟文化旅游形象推广语,启动了兴安盟域牌形象塑造传播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优势强劲释放,生态治理的良好成果已绘制出一张张兴安盟亮丽的“新名片”。
生态生金:打造“绿色提款机”
金秋时节,走进科右前旗俄体镇齐心村,沙果醉人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一个个沉甸甸的箩筐,运输车鸣响的汽笛声,光影中幸福的笑脸,汇成一首“累并快乐着”的丰收交响曲。
说起9月8日举办的兴安盟沙果节暨兴安岭上兴安盟“小沙果大产业”产销大会,果农高德龙赞不绝口。“产销大会是政府帮助我们卖果子的好办法,拓宽了沙果销售渠道。”今年,他的果子全部通过合作社卖给了科右前旗恒佳果业有限公司,经过加工处理,即将发往一线城市。“今年,我们已经通过订单形式收购了600万斤本地沙果用于加工生产。”恒佳果业厂长李林介绍,展销大会的举办不仅让果农有了种植底气,也助推了本地企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展销大会当天达成1120万斤落地果、近3000万斤鲜果的购买协议。
这几年,宝润、鹦鸽山、金口味、恒佳、可为等盟内几家重点果品加工企业将“小果子”做出“大文章”,怡语、靓怡、真好喝、恒佳、蒙果、日加满、北国传奇、可为等优质林果品牌逐渐被人熟知,每年有超过2万吨的鲜果被制成果干、果脯、果汁、果酒等远销全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盟委、行署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极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撑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立足玉米、稻米、肉牛、奶业、文旅、清洁能源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谋划布局20条重点产业链,推动资源优势加快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结合我盟实际,探索总结出了资源转化型、生态倒逼型、产业融合型、科技引领型、品牌带动型5种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模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兴安盟越走越广。
全盟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和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达到1000万亩以上,兴安盟牛肉、羊肉、大米、小米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兴安盟大米”获评“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估值超过180亿元。阿尔山市通过立足生态谋发展、围绕旅游抓产业,实施“旅游+”战略,全面开展经济转型,全域旅游、非遗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等不断壮大,旅游年收入从2014年的15.7亿元增长到最高超过60亿元。科右中旗611万亩沙化土地中有效恢复540万亩,盐碱地水稻亩产达500公斤以上,建成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日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全旗肉牛存栏达到36.5万头,五角枫景区、中影影视基地等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乌兰浩特市开展生态治理工程,集中打造“百里兴安稻海”一带四区产业观光带,一体推动优质稻米加工、果蔬精深加工、农机制造、蒙中医药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扎赉特旗大力发展智慧、高效农牧业,培育本土水稻优势新品种,推广水稻旱种滴灌栽培技术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价值转化的成功实践,让全盟10.5万贫困人口走上了生态致富路,厚植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生态利民:厚植“幸福不动产”
漫步在乌兰浩特市高根营子嘎查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松软的沙滩,三五好友在沙滩上搭起帐篷,欢笑声伴随着阵阵涟漪。
这个被游客们亲切地称为乌兰浩特市“小三亚”的“爆款”景点,曾经是乌兰浩特市的重要采石点。长期开山炸石形成了12座废弃矿坑,加上水土流失,造成山体裸露、植被覆盖率低。“一刮风,尘土满天飞,山坡上荒草丛生,大坑里堆满建筑垃圾。”年近60岁的冯海文就住在高根营子嘎查,年轻时他就在山上拉石头。如今,通过持续有效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神骏湾,已然成了洮儿河流域和乌兰浩特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满足了市民及游客亲水、戏水游乐的需求,打造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亮丽品牌。
近年来,兴安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固本培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让百姓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幸福地生活。
在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漫山的鱼鳞坑错落有致。走在由中宣部捐资种植的1500亩沙棘林地,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书记金扎拉嘎轻抚着沙棘树说:“以前这里一棵树都没有,一刮风庄稼地都成了沙子窝。现在这片林子起来了,有沙棘、五角枫、榆树等7个品种,刚栽时只有1米高的小树,现在长得比房子还高,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
“生态好了,雨水多了,我们的庄稼长得也更好了。”金扎拉嘎算起了经济账。“早些年干旱的时候我种的这64亩青贮一亩地也就产个2000斤,根本不够我家20多头牛的口粮,还得额外再买草料、饲料。现在生态好了,雨水也足了,一亩地产4000斤,足够这20多头牛吃了。”金扎拉嘎笑呵呵地说起生态变化给他家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随着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篇章力透纸背,兴安盟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绿色已成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亮色。这片“绿”,是举目可见的高颜值,铺陈在兴安大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这片“绿”,是深入人心的新理念,引领兴安盟迈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绿”为底的兴安盟,将期待更多精彩。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