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7.6万亩退化草场修复工程成为世界草原生态修复样板

来源:锡林郭勒新闻时间:2022年09月20日编辑:刘旭
导读: “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是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锡林浩特市打造出的“中国模式”成为联合国向世界推荐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原生态修复样板。

“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是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锡林浩特市打造出的“中国模式”成为联合国向世界推荐的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原生态修复样板。


在宝力根苏木额尔敦塔拉嘎查牧民董连宝家的草场,一眼望去尽是绿色,董连宝说,三年前这片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都是风蚀坑,畜牧业生产难以为继。家里的饲草料全靠租草场、外地购买,费用一年下来就要十多万。


2019年政府将他家的1700亩草场纳入“锡林浩特市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国家试点项目”,采用平整土地、免耕补播、施肥、沙障草帘设置、围封禁牧等措施进行修复。经过三年的治理,草场上经过平整治理的风蚀坑,牧草长势比项目区外的草场还要好,风蚀区平均每平方米出苗430株,普遍高度在1米以上。


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是锡林郭勒盟集中围封面积最大的打草场,政府选择其中退化严重的6.5万亩打草场进行补播、施肥、切根、休刈、禁牧、管护等综合施治,目前草场植被密度增大、植被种类呈现多样性,狐狸、野兔、鸟类等野生动物都在不断出现。


“锡林浩特市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是国家试点项目,从2019年起,对当地国有农牧场和牧户的7.6万亩退化草场进行生态治理,其中包括1万亩严重沙化草地、6.5万亩退化打草场和0.1万亩野生优良乡土草种抚育。针对不同草场退化情况,锡林浩特市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专家组的帮助下,分区施治、精准施策,探索出了绿富同兴的“锡林浩特方案”。


锡林浩特市对退化草原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让草原重获新生,也增加了植被多样性,使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更加稳定。经过两次监测数据分析显示,项目区内的7.6万亩草场得到有效治理,风蚀坑免耕补播后出苗率高,切根区域羊草株数增加3到6倍,施肥区域冰草及豆科牧草等优良牧草数量明显增多。区域内单草产量平均提高20~40%,土壤有机质增加10%以上,每年预估可实现增收250万元。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