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神东天隆集团武家塔露天煤矿复垦区一片翠绿,瓜果挂满枝头,鸟儿遍山鸣唱,花儿绽放芳香,穿梭其间,心静休闲放松。这是煤矿复垦治理带来的一幅图画,清新又祥和,静谧又舒爽。
极目远眺,满眼的绿,成行成行的柳树郁郁葱葱;观光农业大棚里“春光无限好”;沙棘、枸杞、杜梨种植区点缀其间,俨然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大观园”景象。
“10年前,如果站在这儿被风吹上半天,脸上、衣服上都会沾满煤渣,回到办公室抖落抖落,掉下来的小煤渣都能用来烧了。”2004年来到煤矿工作的武家塔露天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张爱华,一路走来,见证着矿区的绿色之变。
1988年建矿的武家塔露天煤矿,经过30多年的发展,立足“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原则,加大排土场复垦绿化,采用乔灌木结合的生物治理措施,先后栽种了大量适应本地生长、抗旱能力较强的松树、榆树、杨树、沙柳、枸杞、苜蓿等植被,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并建设有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经济作物苗基地和各类家禽牲畜养殖基地,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防护网和种养殖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链。
武家塔露天煤矿生态复垦成功,是乌兰木伦镇矿山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以煤炭工业发达盛名的乌兰木伦镇,紧盯“东部矿区绿色生态样板区”的发展目标,狠抓采煤沉陷区修复治理,建成天骄御苑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天骄绿能50万千瓦、国电铁路边坡分布式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实施神东矿井水提标改造工程,采煤沉陷区修复治理成效显著。同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11亿元,完成绿色矿山治理5.8万亩,栽种树木482.4万株,平整场地172.3万平方米,整治边坡40万平方米,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矿山14座。
每栽一棵树,都是矿山修复的战果;每治一片排土场,都是靠近绿水青山的梦想。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乌兰木伦镇党委、政府与企业一起编织着那片绿色的“网”,让矿区的绿色再滋长、再绵延……
站在伊金霍洛旗蒙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窝兔沟煤矿门口,一股淡淡的玫瑰清香扑鼻而来,70亩蒙元玫瑰种植区犹如一张绿地毯铺了满地,尽管不是开花的旺季,但仍有部分花骨朵儿含苞待放,在骄阳下尽情释放美丽,展示其亮丽本色,粉粉嫩嫩,为偌大的绿色地毯平添了几分诗意。微风袭来,香气四溢。若不是与眼前排队装车的煤车联系起来,很难想象这美好的一切,竟然是在矿区。
窝兔沟煤矿矿长赵海军说:“从矿山到花海,我们不仅要为鄂尔多斯大地奉献‘一片绿’,同时也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种植玫瑰既有效治理了矿区环境,又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必要的产业支撑,实现了双赢。”
春有美景,夏有荫凉,秋有芬芳,冬有绿色,乌兰木伦因生态修复而愈加美丽,因景色美丽而愈增活力!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