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2年08月31日编辑:孟凡
导读: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神圣使命,用绿色引领发展、用生态创造价值,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八月的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天高云淡,草盛林密,山河壮美如画。一望无际的青翠草地上,收割后的草捆整齐列队;沃野田间瓜果飘香,笑声阵阵;金灿灿的麦田满载着农民从春到秋的希望,大型农机具在麦浪中来往穿行,奏响了金秋收获的交响曲。这是额尔古纳市6.8万各族儿女用勤劳、智慧、开拓、进取描绘的壮美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神圣使命,用绿色引领发展、用生态创造价值,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用责任守护绿色


绘就唯美生态画卷


这几天,摄影爱好者们在额尔古纳湿地内拍摄到成群的苍鹭、鸬鹚、白琵鹭、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在河水里栖息、觅食的画面。它们时而拨水嬉戏,时而展翅飞翔,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与大自然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据了解,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8条,其中3条从中国经过。位于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额尔古纳市,则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流域湿地内河流富集、物种丰富、泡泽连片、水草丰茂的生态优势,让这座边陲小城成为候鸟栖息、繁衍、迁徙的天堂,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余只。近年来,额尔古纳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每到候鸟迁徙季都会对候鸟迁徙沿线的滩涂、湿地、沟岔进行专项巡护,为过境候鸟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每年春天,北迁候鸟会在额尔古纳市停留20多天。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后,近些年会有一部分候鸟留下来繁衍生息,一部分则继续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进入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额尔古纳市林业和草原局林场公益林管理办主任张宏说道。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等多种自然形态,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额尔古纳市用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大责任,将绿色作为额尔古纳的底色,将生态作为额尔古纳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划定67.99%的国土面积为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保持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完好的生态本底,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8.23%和92.6%。十年来,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一路逐绿前行,大力推进美丽额尔古纳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值保持在99.7%以上。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