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西伯利亚红松在兴安岭“安家”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时间:2022年08月23日编辑:孟凡
导读: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2021年成立的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只见眼前一片苍翠。走进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一股股松树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2021年成立的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只见眼前一片苍翠。走进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一股股松树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西伯利亚红松在我国属于渐危物种,树龄可达500年,有着非常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碳汇量比其他树种高,材质优良,防腐、耐用,是珍贵的林化工业原料。1995年开始,原阿里河林业局引进西伯利亚红松优壮苗木种子,进行育苗试验和造林生产,经过多年的科研、育苗、嫁接,西伯利亚红松良种繁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基地开始定植,目前占地70公顷的良种繁育基地已基本建成,生产实生苗650余万株,嫁接苗9.5万余株,造林面积2万余亩。


阿里河森工公司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位于距局址14公里处的兴阿林场133林班,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


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副主任王翠丽介绍说:“基地于2002年开始申请立项,2005年批准立项,2009年开始建设,2012年建设完成,2013年通过国家验收。项目总投资237万元,项目建设总规模70公顷,包括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区20公顷,子代测定林区20公顷,基因收集区10公顷,实验区5公顷,良种示范区5公顷,无性系坚果林区5公顷,花粉林区5公顷。定植实生苗7万余株,126个家系,嫁接苗近2万株,120个无性系。”


据悉,种子园共有18个小区,定植了托木斯克、赤塔和满归3个种源,每个小区1公顷,定植400株。托木斯克种源10个小区。赤塔种源7个小区,满归种源1个小区。分别采取三错位和复杂错位法进行定植,避免自花不育现象的发生,保证基地种子质量。基地的建设本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突出良种优势、积极推广应用,阿里河森工公司从阿里河实际需要出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建设,逐步达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阿尔泰种源虽没有进入良种基地,但已引种66个无性系进入种质资源库。


阿里河森工公司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总结出以劈接为主,通过采用侧枝嫁接、形成层与形成层对接等方法,提高穗条利用率。2009年,培育出第一批阿里河种源的西伯利亚红松苗木。据技术人员介绍,西伯利亚红松是一个集用材、坚果、粮油、保健功能为一体的优良树种,其寿命长、生长后劲足。西伯利亚红松的引种为林区发展森林经济、延长产业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既可用于营建保水固土和生产松籽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又可用于营建木材战略储备和生产松籽为主的材果兼用林。


阿里河森工公司西伯利亚红松种植取得了较好成果,技术人员攻关的《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初探》《西伯利亚红松在阿里河地区嫁接情况的探讨》《西伯利亚红松生产育苗技术探讨》等多篇论文获奖。几年来,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博士考察团和俄罗斯林科院等国内外院校及专家多次对阿里河对西伯利亚红松繁育情况进行考察并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① 本站遵循行业规范

② 如果对本站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